教育部副部長 劉利民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提高教育質量,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這是黨的全會第一次提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對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更高的要求,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事業、對高中教育工作的關心和重視。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是黨中央立足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為實現新的發展理念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為高中教育的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過去5年,按照教育規劃綱要部署,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積極推進綜合改革,我國普通高中教育實現了規模、速度、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為提升國民受教育整體水平、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為下一步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是高中階段教育規??焖僭鲩L,普及水平大幅提高。2011年以來,教育部與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民族地區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建設項目和普通高中改造計劃,支持中西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新建改擴建校舍,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普及水平。各地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也實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加大經費投入,努力擴大普通高中教育規模,為更多初中畢業生提供了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機會。2014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6.5%,比2009年提高7.3個百分點,比2000年提高43.7個百分點,已經基本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許多中東部地區較早率先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我國高中階段毛入學率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二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穩步推進,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國家始終把提高教育質量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建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普通高中的教育理念、教育內容、人才培養方式和考試評價制度發生深刻變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育質量全面提升。
三是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水平和質量。2014年,我國普通高中專任教師總數為166.3萬人,比2009年增長11.3%,其中西部地區普通高中專任教師總數增長22.3%。同時,通過“國培計劃”、網絡研修、校本研修等開展了大規模教師培訓,教師業務素質和教書育人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四是資助體系不斷完善,教育公平邁出新的步伐。為支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2010年起,國家建立了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每生每年1500元,資助面占20%,西部地區達到30%。從今年春季學期起,國家將資助標準提高到每生每年2000元。五中全會又進一步提出,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對于減輕貧困家庭經濟負擔、促進教育公平具有重大意義。
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我國普通高中教育還不完全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對多樣化教育的要求,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中西部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普通高中教育資源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還不能滿足要求;可持續發展保障體制機制尚不健全,財政投入還不足;辦學模式趨同,人才培養模式還相對單一;教師隊伍的數量、結構和質量還不完全適應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的需要,等等。
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深入學習領會五中全會精神,把要求體現到國家和地方的“十三五”教育規劃中,細化、具體化為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扎實推進,切實保障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目標的實現。一要堅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并重,促進普職協調發展。二要堅持規模與質量并重,實現高水平普及。三要堅持推進普及與完善機制并重,保障可持續發展。教育部還將專題研究,對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進行系統規劃、整體部署,包括進一步支持中西部貧困地區擴大普通高中教育資源、加快修訂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推動健全普通高中經費投入機制和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建檔立卡工作等。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