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責任督學 李彬
【案例背景】
農村學校如何有效落實“雙減”政策是我們責任督學肩負的時代使命和面臨的重大課題。2022年,自從擔任陳倉區賈村鎮責任督學以來,面對鎮域內學校規模小、班級人數少、教師老齡化、學生流失嚴重、留守兒童占比大等眾多實際問題,在“雙減”背景下如何促進農村薄弱學校教育質量提升,重新激發辦學活力是擺在責任督學面前的緊迫任務。
【案例描述】
寶雞市陳倉區賈村鎮A小學是我擔任責任督學的一所農村薄弱學校,建于20世紀70年代。近年來,由于城鎮化推進、家長進城務工等原因,學校變成百人以下學校,學生多系留守兒童,監護人多系高齡老人?!半p減”政策實施以來,引發了不同群體的不同凡響,在部分人眼中學校由“學堂”變成了“玩堂”。
面對這樣的教育環境和“雙減”認知,我感覺壓力巨大,同時也感覺責任更大。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學生和家長對“雙減”的認知,改變學校教學面貌,改變鄉村教育環境。改變的關鍵是要找準切入點,我決定把突破口放在這所農村薄弱學校,用真督實導換來學校的千變萬化。
通過調研,我發現該校辦學歷史悠久、教學成績優異,在當地備受好評。但近年來,由于在校學生人數逐年減少,教師老齡化和流動停滯,加之學?!半p減”政策落實不到位,家長對“雙減”政策認識有偏差,致使學校缺乏辦學活力和發展動力,師生精氣神不足。
在對學校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審視深思后,我向學校領導班子反饋了“雙減”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雙減”政策學習還不到位,部分教師認識理解尚有偏差;二是學校作業管理不夠精細,存在“一鍋煮、一刀切”的問題;三是課后服務體系不夠健全,存在服務內容單薄、組織形式單一的問題;四是校園文化感染力不強,存在底蘊不厚、傳承不夠、特色不多的問題。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與學校領導班子深入調研和反復思考,確定了“雙減”工作思路和實施路徑。
一是推進學校管理提質,實現“教師流動管理”,力求學校管理精細化。完善“雙減”工作管理辦法,建立中層干部和班主任競爭上崗、科任教師和教師流動管理機制,修訂校本研修和教研工作實施方案,健全評優樹模和教學質量獎懲機制等一攬子辦法,通過精細化管理,提升學校高質量發展。
二是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現“三個全覆蓋”,力求課堂教學高效化。堅持“三個全覆蓋”:即一是課前學情調研全覆蓋,從基本信息、學科基礎、學習習慣、課堂表現等方面,對每名學生建立學情臺賬,制定個性化提升措施,為教師課堂提質增效奠定基礎。二是做到課堂參與全覆蓋,從教學重難點設計、課堂提問、學生參與、隨堂測試、知識反饋等環節,考慮學生個體差異,調動學生熱情,讓學生人人都質疑、人人都提問,讓師生相互釋疑,生生相互釋疑,讓每個學生全程參與課堂教學過程,確保人人都有收獲。三是做到課后幫扶全覆蓋,根據班級學生人數少的特點,建立師幫生、生幫生、師教生、生教生幫扶機制,加大有效幫扶力度,確保每一個學生都不掉隊。
三是推進作業管理分層,實現“花式作業”,力求作業形式多樣化。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是“雙減”題中應有之義。我在指導作業設計、布置和評價方面下足功夫:一是精心設計作業。將作業分成A、B、C三類:即A類基礎性作業常態化,注重鞏固積累;B類定制性作業個性化,注重分層專屬;C類開放性作業興趣化,注重遷移運用。由學生根據自己學情自主挑選完成作業。二是多元評價作業。請教師、同學和家長開展多元化評價,從過程、態度、進步程度等方面多角度評價,采取小紅星、小標兵、激勵性評語等形式實施多樣化評價,讓作業成為學生快樂健康成長的“加油站”。
四是推進課后服務增效,實現“人人有特長”,力求課后服務品牌化。指導學校根據學生特點和興趣,構建“5+2”課后服務模式,開展中華經典誦讀、中國象棋、校園足球、紅歌合唱團等特色課程,讓學生每人至少選擇兩項,實現“每個學生至少擁有一門愛好或者特長”的目標,在此基礎上,不斷開發與優化課后服務項目,強化育人功能。學校先后開展中華經典朗誦比賽、慶“六一”文藝展演等活動,在“七一”前夕組織全體師生參觀陳倉區社火文化館和中華青銅器博物院,組織黨員參觀改革先鋒何載事跡展。
“雙減”工作給學校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可喜變化,讓校園重新煥發了活力,學校重新產生了吸引力,學生不再流失,老師不再迷茫,家長不再彷徨。當年,學校教學質量在期末檢測中位列全鎮前茅;10余名學生參加了區級三跳和田徑運動會,4位教師在鎮區級教學能手大賽上獲得了優異成績;教師撰寫的多篇論文在上級評選中獲獎?!半p減”由看不見、摸不著的政策概念“變現”為孩子吃得香、睡得好的健康成長,鄉村學校由式微凋敝的“洼地”轉變為傳播知識文明的“高地?!奔议L真真正正感受到“雙減”帶來的好處,由“雙減”工作的質疑者和觀望者,轉變為“雙減”工作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案例反思】
對于“雙減”工作,責任督學要沉得下身、靜得下心,能入題、能解題,才能更好地助力薄弱學校長遠發展,讓農村學校煥發活力。
一要以學習者的狀態,注重“學”。責任督學要積極學習“雙減”政策,秉公督導,據實督導,堅持做到摸實情、講實話、出實招、見實效。因此,督學平日要注意加強學習,熟知黨的教育方針和法律法規政策,熟練掌握“雙減”工作相關要求,從而做到督導有據。這是責任督學指導薄弱學校發展的“關鍵一招”。
二要以服務者的姿態,突出“引”?!半p減”政策出臺一年有余,作為責任督學,在學好政策的同時,更要堅持深入學校教學一線調查研究,在全面摸清學校情況的基礎上關注差異、因材施教,履職盡責、科學治教,才能設身處地為學校落實“雙減”政策,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當好參謀。這是責任督學指導薄弱學校發展的“基礎支撐”。
三要以督導者的心態,發揮“導”?!半p減”要在學校和社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責任督學就要發揮好“導”的作用。責任督學不僅要找出學校在落實“雙減”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更要面向社會、面向家長提供指導和幫助?!皩А钡倪^程,就是分析、研究、改進的過程,不斷糾偏提質,讓督學有為有位,使“雙減”有力有效。這是責任督學指導薄弱學校發展的“現實使命”。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