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責任督學 陳志剛
【案例背景】
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學生作業負擔持續減輕。但部分家庭教育補位不及時,學生放學后無所事事,沉迷看電視、玩手機,孩子身心健康嚴重受損。發現這一難題后,我邀請經驗豐富的責任督學走進校園、走近家庭,找尋破題妙招。最終決定試點實施“多閱讀+多運動+多勞動”(以下簡稱“三多”)無紙化家庭作業,總結經驗后再全縣推廣?!叭唷弊鳂I實施一年半以來,學生發展更加健康全面,家長對學校教育更加放心舒心,更是向社會交出一張“雙減”督導滿意答卷。
【案例描述】
2022年9月13日晚20點左右,一位家長給我打來電話:“您是陳老師嗎?我向您反映一個問題?!痹诘玫轿业目隙ɑ卮鸷?,家長焦急地說:“現在小孩回家作業很少,有時甚至沒有作業,一回家三兩下做完作業,就沉迷于看電視,看個沒完沒了。聽說現在不讓多留作業了,是嗎?以前雖說作業多,孩子每天做那么晚,挺辛苦的,我這做家長的也挺心疼,可畢竟對孩子的成績放心啊,現在作業少了有時甚至沒有,孩子學習時間縮短了,成績要是掉下來可咋辦???再說,孩子天天窩在家看電視,對孩子身體、成長也不利,我們做家長的看著發愁??!”
接完電話,身為責任督學的我陷入沉思: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焦慮情緒,讓孩子能更加輕松地學習和成長。但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及時補位,合理安排孩子課余時間,學生在家就無所事事,沉迷于看電視,對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極為不利。
第二天,我下沉到責任學校,走進學生、家長中間去開展問卷調查和訪談。走訪中,我了解到以下三種情況:一是學習自覺、習慣好的學生都喜歡并非常支持作業減負,認為作業做得少,他們能自由支配課余時間,可以預習、復習、閱讀、鍛煉,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二是學習不自覺、習慣不太好的學生,放學后就不主動學習,整天沉迷電視或瘋玩;三是個別班級又回到“雙減”實施前的作業量,與該班級的學科教師交流詢問原因,教師解釋道:“很多學生家長要求我布置作業,一是孩子在家沒有作業便沉迷電視或瘋玩,家長難以管理;二是學生不做作業家長不放心,擔心學習成績下降?!?/p>
問卷調查和訪談獲得第一手資料后,我又與該校校長進行溝通交流,提出了自己的調查結果和初步建議,要求學校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與家長期盼,探索有益學生全面發展的個性化作業。為破解此難題,學校廣泛征求意見,召集年級組、教研組、行政會、家長代表多層次召開座談會,討論商議破解辦法,最終提出了實施“多閱讀+多運動+多勞動”無紙化家庭作業的思路:
1.“多閱讀”家庭作業:學校推薦閱讀書目,引導學生閱讀方向。語文教師每周布置學生家庭閱讀作業,要求學生每天完成40—60分鐘家庭閱讀,每周在班內開展一次閱讀分享。班級設立圖書角,書源主要由語文教師到圖書館挑選部分圖書和學生自帶圖書組成。在年級內開展圖書漂流活動,讓各班圖書流動起來,全體學生共享,讓學生有書讀、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多運動”家庭作業:學校制定各年級體育運動家庭作業項目清單,如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跑步、一分鐘跳繩、立定跳遠、仰臥起坐等。班主任根據各年級段學生體能實際,“一生一策”科學布置學生運動項目和運動時間,小學低段以培養學生養成運動習慣為主,小學高段以形成積極向上的體育品格為主,總體上達到循序漸進、強身健體、促進學習的目的。
3.“多勞動”家庭作業:學校制定各學年段勞動家庭作業清單,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布置力所能及的勞動家庭作業,如剪指甲、穿衣服、系鞋帶、系紅領巾、削鉛筆、包書皮、整理書包、鋪床疊被、收拾屋子、洗衣洗鞋、摘菜、洗菜、淘米、炒菜、干農活、種花卉、插花等。勞動家庭作業包括規定項目和學生自選項目,由班主任每周給學生布置,達到培養學生個人責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多”無紙化家庭作業方案報學校黨支部研究決定前,特邀有豐富經驗的責任督學和部分家長參與座談,形成一致意見,再上會研究通過。為落實好此項工作,我參與了多個學校的“三多”家庭作業活動詳細落實方案的制定,全程參與前期試行工作,每月多次調研“三多”家庭作業實施情況,針對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新困難及時提出解決辦法。
實施“三多”無紙化家庭作業一個學期后,我再次走訪了部分家長。家長一致夸贊“三多”家庭作業好,為學校和我的建議及工作豎起了大拇指!我上門回訪了2022年9月13日晚著急打電話給我的家長,他激動地說:“現在老師布置的課外閱讀、體育運動、勞動作業太好了!孩子回來先做運動,跳跳繩、打打球、跑跑步……鍛煉身體,一個學期下來,體質強多了,感冒生病也少了。吃飯后會主動洗碗,會自己洗衣服,自己的房間自己會收拾……愛勞動,會勞動了,能堅持每天睡前看課外書,變化真是太大了,我再也不用為孩子沉迷電視而無法管教孩子苦惱了!”
“三多”家庭作業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學校創新形式,打破常規書面家庭作業的限制,開發有“深度”的實踐類家庭作業,使家庭作業“鮮活”起來。學校在控制書面作業總量的同時,加入了體育運動、課外閱讀、勞動實踐等作業,力求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這一系列實踐類家庭作業不僅“接地氣”,還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技能得到了深度發展。這種有“深度”的家庭作業讓學生脫離了枯燥的“題?!?,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解除了家長對“雙減”工作的疑慮,向家長、社會交出了“雙減”督導滿意答卷。
【案例反思】
作為一名責任督學,在掛牌督導中要胸懷“三個立場”。
一是堅持“尋根求源”立場。解決問題首先要找到真正的原由,督導工作也不例外。責任督學不能只聽學校匯報,只看學校檔案資料,更不能坐在辦公室閉門造車,而是要站在客觀立場上,既要幫助家長解決實際問題,也要促進師生改進教與學的方法。因此,一定要走進校園、走近師生,深入家庭、接觸家長,用心掃描、找尋問題根源,用充滿智慧的督導之眼,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
二是堅定“務實創新”立場。社會在變,督導工作也要適應新的形勢變化。隨著“雙減”政策往深層次推進,城鎮化、數字化進程加速度發展,教育工作新問題不斷迭變。作為責任督學,不能充耳不聞、視而不見,而應該扛起責任,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去思考、去改革、去創新,為學校破解教育難題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為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健康可持續發展而保駕護航。
三是堅守“人民至上”立場。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督導部門要為區域內每一所中小學(幼兒園)配齊配強責任督學,對學校開展經常性督導。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責任督學就應該始終堅守親民、便民、利民底線,從重點抓起,督辦群眾之所盼;從熱點做起,督辦群眾之所憂;從難點入手,督辦群眾之所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