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責任督學 曲月東
【案例背景】
鐵西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把“雙減”專項督導作為重點工作,多次組織責任督學入校開展“雙減”工作督導檢查。我經常深入學校,于細微處觀察,潛心分析,把關注點落在學生身心健康方面。通過督導,學校的關注點從重點關注學業成績轉變到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案例描述】
2023年4月,按照區政府教育督導室統一部署,我到A學校開展“雙減”工作專項督導檢查。走進校園后,操場異常安靜,看看手表,此刻正是下午一點多,全校竟然沒有一個班級上體育課嗎?帶著這個疑問我檢查了當天的課程表,發現三年一班和五班這個時間都有體育課,但操場上卻只有三兩個腳步穿梭在樓宇間的老師,絲毫不見學生的蹤影。這也是之前我進入校園未見過的現象。該校平時操場上常常能看到學生生龍活虎的身影,而今天卻不見學生。在“雙減”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學校沒上體育課,難道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嗎?
于是,我提出疑問,主管教學的校長面露難色地說出實情。原來是在三月中旬,學校被初三幾個班級的部分家長聯合投訴了,理由是作為初三年級,不重視文化課考試科目的課堂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強烈要求體音美等學科削減課時,增加文化課考試科目的課時。家長認為中考前的每分每秒都很寶貴,不能因為這些學科耽誤孩子中考成績,學校如果不削減家長絕不答應。教學副校長說,雖然明知道這些家長無理取鬧,但解決投訴太浪費時間,另外順應家長需求,對中考也是有利的,于是削減部分學科的課時,而今天下午的體育課就這樣被裁剪掉了……
面對這一問題,我可以有三種選擇,一是以督學的身份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學校立即整改,但這樣的話家長的焦慮不能解決,學校也一定左右為難。二是我也可以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現在這批學生距離中考僅剩兩個月,只要保障這批學生們順利完成中考就行。三是用科學的方式來證明開齊開足體音美課程的重要性,取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或許這一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經過慎重地思考后,我選擇了第三種方式,因為發現問題永遠只是第一步,唯有科學全面地解決問題才是最終目的。
接下來,我與學校領導、全體班主任、相關學科教師進行了座談,圍繞“雙減”工作要求,以推進家校共育、緩解家長焦慮為原則,展開了積極探討,共同解決學校面臨的難題,最終決定采取以下四種舉措:
一是做好調研前期準備工作。我和學校領導共同與全體班主任進行了座談,在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的情況下,由班主任組織召開家長動員會,我充分利用督導部門與教研部門間的協同合作機制,邀請了相關學科的教研員給家長們開展關于《運動改造大腦》等相關的知識和相關案例的專題講座,同時通過主題班會,讓每位學生通過“給家長寫一封信”的方式,充分表達對體音美課程開設與否的意見,征得了家長們對調研工作的支持。
二是實施對比調研及數據分析。以年級為單位,開展一個以“體音美課程開設情況”為主題的調查研究,通過恢復奇數班的體音美課程課時,控制班級變量,保證所有班級的教學水平保持一致,與偶數班進行對比。讓各科目教師同步做好學科測試數據記錄,我與各學科教師共同設計了涵蓋各學科學習興趣及心理健康等內容的問卷,每周到校督導時,進行教師座談和學生問卷調查,記錄學生心理層面的變化,對奇數班和偶數班的數據記錄和問卷結果進行動態分析。
三是提升課堂質量和教師素養。通過我的建議,學校在“崗位大練兵”等教學競賽的評選機制中增加了學生問卷環節,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各學科教師在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的基礎上,也真正做到以學生的成長需求為出發點,調動起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打造融合課堂教學,創建更加契合學生成長的學習環境。
四是優化作業設計及學科指導。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建議學校利用大學區聯盟等優勢,與學區內其他學?;ハ鄥⒂^學習,將校本教研與作業設計相結合,開展作業設計案例評比等活動,激發教師分層設計意識,充分利用課后服務等活動,提供豐富的個性化的學習指導,以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幾周后,我發現奇數班的學生測試平均成績和偶數班相比,不僅沒有出現下降趨勢,反而較削減課時階段有小幅度提升。而在學習興趣和心理健康相關因素的問卷中,對比也非常明顯,偶數班的學生在問卷中出現了對很多學科的興趣嚴重下降的趨勢,心理健康因素也出現了較大波動。
根據調查反饋的結果,我與學校校長進行了再次溝通,邀請家長代表召開了第二次座談會,公示了本次調研的階段性數據及各學科教師的觀察手記等材料,把嚴格按照政策要求開足開齊課程的重要性和學生學習意愿、心理健康對學習效率的重要影響給家長分析清楚,讓家長明白了只有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未來才能真正受益。
一段時間后,在我進入學校持續跟進督導時,該校校長主動拉住我,開心地說,終于獲得了家長們的信任,現在他們不僅能夠理解學校的做法,還大力支持開足開齊體音美等課程,希望孩子們的青春不留遺憾。同時還告訴我一個好消息,學校也通過高效課堂、豐富體音美等學科的課程融合等方式,繼續鞏固“雙減”政策落實成果,學校各年級在綜合素質測評中成績也有了小幅度提升,學生的考前焦慮心理也有了大幅度的緩解,孩子們的笑聲也多了起來。
【案例反思】
通過這個案例,我對督導工作也有了更多思考:
一是用“恒心”致力自我提升。責任督學是一個充滿責任感的崗位,作為責任督學,務必要深入學習和了解最新的督導制度與文件。在開展“雙減”督導時,一定要充分了解“雙減”政策的頒布背景、內涵和意義及應用過程中廣泛存在的實際問題等,才能在開展督導時有的放矢,做好專業指導。下一步,我將更加積極參加督學培訓,在深入研究學習最新的督導政策文件的基礎上,持續學習“互聯網+督導”等各類督導新方式,切實提高督導能力,為真正發揮督學崗位職責做好理論支撐。
二是用“細心”合力化解問題。在督導過程中,責任督學一定要深入學校,以督導學校的師生為關注點,走近課堂,留心每一個細節,做學校的一面“鏡子”,幫助學校及時發現問題,準確找出問題癥結所在。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深入剖析,采用科學的督導方式,與督導對象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共同化解難題,而非用“下達整改通知書”等舉措來生硬地解決問題,既要找到“一劑良方”,又要做到“藥到病除”。
三是用“真心”助力學校發展。責任督學與學校之間是雙邊合作、共同發展的雙主體關系。責任督學只有把自己當作學校的一員,在學校管理和重大發展舉措上主動參與,積極獻計獻策,才能做學校全面依法治校、提升質量發展路上的助推劑;責任督學既要做好學校的監督員、指導員,又要在發現學校亮點時做好學校工作的宣傳員,也要在學校面臨社情民意時做好協調員,通過責任督學與學校責任共擔、成果共享的良性互動機制,推動學校向更高水平、更高標準、更高質量邁進。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