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出臺以來,成都市青羊區持續開展了一系列督導工作,助推區域“雙減”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在督導過程中發現,學校層面普遍存在“工作成效難以衡量、政策執行不夠徹底、改革動力不夠持續”等問題,極大影響著“雙減”的執行成效。對此,青羊區著力打造“監測導航找問題+精準督導促落實+評估反饋強內驅”工作鏈條,切實發揮督學“穿針引線”作用,推動“雙減”工作落實走深。
以“監測”找病癥,為“雙減”督導靶向導航。一是科學設計監測體系。結合督學發現的“工作成效難以衡量、政策執行不夠徹底、改革動力不夠持續”等問題,以督學為中心組建“雙減”監測專家組,全面研究“雙減”有關政策要求,結合督導工作中發現的難點、堵點,研制監測指標體系。該體系包括“校內學習負擔”“校外監測負擔”2項一級指標,“睡眠時間”“校外培訓課程數量”等11項二級指標(表1),將校內學習與校外輔導情況同時納入,基本涵蓋了國家對“雙減”工作的全面要求。同時,分學段開發學生、家長、教師“3套工具”,對全區所有義務教育段學校(含校點)的5、8年級學生及任課教師、家長開展“雙減”監測。二是系統分析確定問題。區域報告逐項、逐校分析,校報告逐項、逐班逐校分析,以達標率、壓力指數為核心,重點聚焦落實不力的點位、落實不力的對象(表2)。結果發現學校在“禁止拖堂”“作業時間”“校內學習心理壓力”“校外培訓時長”“校外培訓心理壓力”等方面普遍表現良好,達標率均在85%以上;在小學“睡眠時間”“校外培訓課程數量”“校外培訓作業量”,初中“睡眠時間”“嚴禁公布排名”“作業時間”“嚴禁擠占課程”“校外培訓課程數量”“校外培訓作業量”等方面達標率較低。這些數據,不僅是衡量學校落實成效的客觀標尺,也是學校落實工作的薄弱環節,為督學工作找到了靶點。
表1 青羊區“雙減”監測指標體系
表2 青羊區小學段“雙減”監測情況一覽表(部分截圖)
說明:標注下劃線的數據,表示該學校該指標的壓力指數較高,在全區各學校前5名之內。
帶著問題做督導,助“雙減”問題動態清零。以監測結果為指引,區督學開展系列工作,從政策研讀到實操演練,系統指導學校將“雙減”政策落實到位。一是專項重點督:狠抓痛點,合力突破難點。以“哪兒怕痛重點督哪兒”“哪兒有問題精準督哪兒”為原則,綜合區內外督學之力,統籌開展“雙減”“書面作業不回家”“落實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等專項督導,專業“問診”學校工作成效。以“落實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專項督導為例,設計了涵蓋9個一級指標、38個二級指標的督導評估體系,研制了《督導評估工作規程》《實地督導情況記錄表》《實地督導評分匯總表》《學校問題線索清單》《家長滿意度調查問卷》《督導組成員及分工表》等“6件套”,督導組綜合采用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當面訪談、觀課聽課、實地查看、問卷調研等方式對每所學校開展實地督導,累計聽取匯報64次,查閱資料1500余份,座談師生110余人次,觀課聽課近200節,問卷調研學生家長5000余人,整理開出64份問題及建議線索清單。二是持續常態督:力促整改,持續疏通堵點。采用分片和分類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傳統優質名校+新興發展學校+相對薄弱學?!?8個督學責任區,每月組織全區62名責任督學實施分片包干督導,將專項督導的問題線索清單作為常規督導重點,對照整改臺賬,指導學校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持續落實“雙減”。構建多部門聯動隊定期查、家委會監督員隊時時查、社會監督員宣傳隊隨時報的“三級監督反饋體系”,聘請“兩代表一委員”、媒體記者、家長代表等30人擔任“雙減”社會監督員,共同參與“雙減”監督督察工作,進一步保障工作實效。
用“反饋”強內驅,為“雙減”長效續航。一是強化督導反饋。將每次督導結果納入區教育局黨組會議事日程,統籌施策研究解決辦法。建立督導反饋制度,局黨組會討論結果一對一反饋學校,明確協辦的教育行政部門科室,明確解決問題的時間點,提出對學校的整改要求,限時督查整改落實情況,銷賬情況納入下一次局黨組會議事日程。二是嚴肅評估考核。修訂區域教育績效評價指標,將“雙減”作為核心指標納入學??冃Э己?,督促學校注重工作成效。修訂校級干部及校(園)點負責人年度考核指標,將“雙減”工作監測結果與校長及班子成員的個人考核直接掛鉤,倒逼校級干部重視“雙減”工作,切實履職盡責。三是加強成果交流。在區教育局公眾號開設“雙減”名校長支招專欄7期、名師談“雙減”專欄7期,由區內名優校長教師支招落實“雙減”。編印青羊“雙減”行動周報10期,發掘出“寬堂夜聽、書面作業不回家、周末社團”等創新舉措,總結出“三張清單管理舉措、四段式服務課后服務、三維九度評價方式”等特色做法,助推全區率先實現課后服務全時段、全學段“兩個滿覆蓋”。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