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滄州市積極探索如何做好科學教育加法,以“五弦、四徑、三課”形成合力,從點、線、面三個維度全面系統推動科學教育提質增效。
一、“五弦”聯動,織就科學教育“網”
滄州市積極推動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教育資源、培訓機構“五弦”聯動,織就譜寫科學教育協奏樂章。一是突出教育行政部門作用。強化組織領導,逐級建立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全市科學教育實施方案,由教育行政部門監督實施并進行考核評價。二是優化學??茖W教育“軟硬件”。因地制宜建設科技活動室、創新實驗室、科普展覽室等專用場館,及時更新補充、配齊配足實驗設備;以科學名師團隊和名師工作室,開展項目式實踐研究,實現學??茖W教育質量全面提升。三是加強科學師資供給與培訓。核定市本級公費師范生培養項目中科學類課程教師培養比例,分學段、分類型合理設置教師崗位結構,足額設置專職科學教師、專職實驗員,加大師資的專業培訓,不斷提高科學教師專業素養。四是豐富科學教育資源。積極對接京津優質資源,同步整合市內科研機構、大中專院校、實訓基地、高端制造企業、科技館、博物館等科學教育資源,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科普活動。五是發揮科技類社會組織作用。會同市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市氣象學會等科技類社會組織加強對科技類培訓機構的監管引導,確保培訓內容符合課標要求,做好學??茖W教育的補充。
二、“四徑”實踐,激活科學教育“經絡”
緊緊抓牢教研視導、開放共享、示范引領、專家引入“四徑”,結合具體實際高效落實,精準激活科學教育“經絡”。一是強化科學教育教研視導。定期組織科學教育專題教研、優質課評比、實驗教學競賽等活動,市教科所在教科研視導活動中重點關注科學教育課程,形成以賽促教、以教促學的科學教育路徑。二是開放共享科學教育場所資源。學校間相互開放天文館、科技展覽館、科技創新實驗室等科學類場所,形成科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彌補部分學??茖W教育資源不足,提高科學教育資源利用率。三是傾力打造科學教育品牌示范。堅持示范引領,積極推動滄州市第二中學申報“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滄州市第一中學申報省“十佳科技創新學?!钡葮s譽,努力宣傳推廣先進典型經驗,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四是著力推動科研專家“走進來”。邀請全國知名科技專家、高校教授“走進來”,通過開展系列專題講座,參與學??萍脊?、科普日等活動,讓師生接受科學教育熏陶,點燃師生科學熱情。
三、“三課”協同,打造科學教育新亮點
以科學類課程、綜合實踐課程為著力點,有效協同科學類、綜合實踐、校本特色三課,實現1+1+1>3的效果,打造有地方特色的科學教育新亮點。一是依托科學類課程構建大科學教育。滄州市第十七中學在“人工智能創客教育”等多個模塊中整合信息科技與數理化等課程,學生先后榮獲國家、省級獎項53個。河間市第十四中學打造“全學科大科學課堂”,在語數外等九大高考學科中融入科學教育。二是依托綜合實踐課程落實科學教育。水月寺小學將“愛鳥護鳥”校本特色活動打造成“科普教育+項目綜合實踐”科學教育亮點課程。車站小學結合自身區位特點的“尋車記”課程,在“車之形”“車之用”“車之道”一系列實踐活動中開展科學教育,增強學生科學素養。三是依托校本特色課程推動科學教育。迎賓路第二小學打造跨域協同科學課堂,在“校園節水課堂”“社區科學講堂”“運河邊上科技館”等特色活動中開展科學教育。重慶路小學建立航模與車模類、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類、創意設計類特色課程,一批優秀學??茖W教育成果集中涌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學教育新亮點。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