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萬州清泉中學地處三峽庫區的平湖萬州,是一所普通高完中,創建于1939年。近年來,學校創新整合校外資源,多方式開拓新時代科學教育新賽道,立足實際逐步形成科學教育特色。
一、整合多方資源,提高科學教育質量
一是改善硬件設施。投入100余萬,與北師大聯合打造6個物、化、生“VR/AR教育”數字化創新實驗室,利用虛擬實驗室、教育游戲與模擬軟件等數字化工具,依托增強現實技術進行情景模擬,改進和強化實驗教學,為科學教育提供技術支撐和資源儲備。
二是強化師資培訓。引進重慶三峽學院等3所高校優質師資,邀請科技專家參與校本科學課程開發,每年舉辦各類科學教育培訓會、研討會、交流會等10余場,提升教師科學教育水平和能力。
三是聯合課程開發。與8家科技公司聯合開展“智能控制”等10余項科技活動,共同開發科學教育課程11門。
二、實現多向奔赴,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一是增強科技體驗。聯合三峽移民紀念館、重慶三峽職院農林科技學院、江南人工智能教育實訓基地等7家單位,通過場館、基地、營地、園區、生產線等陣地、平臺、載體和資源,開展智能家居、激光切割、數控加工等20余項場景式、體驗式科學實踐活動。
二是舉辦科普講座。響應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邀請萬州、達州、開州、云陽四地30余名科技專家進校園,每年舉辦各類科普講座10余場。
三是參與項目研究。組織學校96名教師、1000余名學生走進科技企業,以“送出去”的方式讓師生參與研究項目。目前,學校30余項科研成果獲市級以上等級獎,其中,《自動制備海藻酸鈣凝膠珠裝置》獲國家新型實用型專利。
三、善用多元平臺,加速學校優質發展
一是利用服務平臺。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用好“科學家精神專欄”,聯合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設“風啟學林”主題社區,組織文藝界專家學者指導參與科學家故事創作,排演科學家故事短劇,制作易于傳播的科學家故事微短視頻等,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美育交匯融合。
二是參與賽事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全國信息素養提升活動、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活動、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賽、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等活動。三年來,190余名學生獲得各級各類科技獎,80余名學生的科技小論文、科創作品獲得市級以上獎項。
三是走進國際舞臺。以2023年學校被授予“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學?!睘槠鯔C,在科研、社會實踐等方面嘗試開展線上線下交流和互動,引進師資、課程、科創設備、科研項目等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探索國際科學教育合作新模式。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