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通過聚焦實驗教學、培育學生社團、引入社會力量,“三維”融合,致力學生科學思維、科學興趣、科創能力一體化推進,開創中小學科學教育新局面。
一、聚焦實驗教學,培養科學思維
在基本做到校校有科學實驗室基礎上,積極推進數字化實驗室建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挖掘實驗育人功能。天文觀測站、天象館、建模實驗室等多用途或專業化的實驗室建設在杭州中小學校已成為常態,截至2023年底,全市中小學校擁有普通實驗室3749個,創新實驗室1299個,學科教室3688個,功能教室17533個。課堂教學遵循“做中學+做中考”原則,把科學素養提升落實在常態教學之中,讓每一位學生真正經歷“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像工程師一樣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杭州學軍中學基于教材實驗開展了159個化學項目化學習;杭州市保俶塔實驗學校課題科研成果《指向“關懷與創造”的學科項目化學習》獲2022年全國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二、打造跨界聯盟,激發科學興趣
積極支持中小學校與高校、高新企業組建“科學教育大聯盟”,深入挖掘區域高新企業、高??茖W教育資源,創新構建“科技教育大聯盟”等研學新機制。如濱江區聯盟單位包含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吉利等26家科技型單位,推出菜單式研學課程共39門,約200余個場景,2023年以來,已有25批次共2100余名中小學生參與企(館)研學課程。相關經驗獲央廣網、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浙江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余杭區創新大科學教育新機制,建立“GSES”(政府、學校、企業、社會)聯動,院士專家顧問團參與謀劃和引領,高校和科研機構協同的新機制。引導和鼓勵學校實施STEM教育以及項目化和跨學科的科學教育,每年認定10所“大科學教育特色學?!?,遴選20門精品課程,評出100個優秀案例。拱墅區2022年落地首個“空間科學與應用科普基地”,區教育局與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聯合主辦“太空探索”夏令營,全區33所學校的55名教師、356名學生分赴北京航天城及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等地參與夏令營活動。
三、精育學生社團,鍛造科創能力
發動社會科學教育資源扶持學生科學社團,推動社團活動蓬勃開展,全市中小學校共扶持各類學生科學社團2952個,通過舉辦科技周、科學節、科學實驗晚會、“牛頓杯”物理科技節等活動,培養學生學科素養,鍛造學生科創能力。如杭州啟成學校、文海中學的天文館由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派專家線下授課,開展航天相關課程“納衛星”“運載火箭任務”“太空基地生態艙”“月球軌道空間站”等。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