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立足學生發展需求,搭建多元平臺,將“讓好奇心成為動力 讓探究成為習慣”作為科學教育工作核心,通過營造科學教育氛圍、打造科學教育新樣態、強化學??茖W教育主陣地、優化科學教育實施路徑等方式,營造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圍。
一是提升裝備質量,營造科學教育氛圍。優化科學教育硬件,按一類標準配備15間科學實驗室,因地制宜建設創客室、種植基地、機器人教室等13個素質拓展室,同時,打造以“開放式體驗中心”為主體的科普環境,建設科普長廊、少年科學院等,充分發揮2所“西寧市基層科技館”和1個“全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優勢,開展多項集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的科普活動,讓學生零距離“觸摸”科學,在浸潤式科學環境中積極探索實踐。
二是構建“五個一”體系,打造科學教育新樣態。招聘1批專職科學教師,不斷壯大科學教師團隊,保持教師隊伍穩定。成立1個區級科學學科工作坊,探索“實驗教學”提質優化路徑。通過示范輻射、專業引領,為科學教師搭建互研互學平臺。每月開展1場區級研訓活動,內容涵蓋創客、編程設計、機器人創意等內容,全面提升科學教師科創能力。組建1支科學學科中心組團隊,充分發揮團隊優勢,突破區域局限,積極有效開展教研活動。每年舉辦1次區級科技節活動,激發學生好奇心,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三是打造有效課堂,強化學??茖W教育主陣地。每月開展一輪“關注常態教學 打造有效課堂”隨機聽評課教研活動,對實驗教學、教案、作業等教學常規進行檢查與綜合評價。每年組織科學教師開發自制教具,創新實驗教學方式。每兩年舉辦一次“好課堂發現好老師”科學學科賽課活動,進一步推動全區科學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是拓寬資源渠道,優化科學教育實施路徑。以課后服務、綜合實踐為著力點,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構建大科學教育工作新格局。目前,區內設有“單片機樂園”“綠電小課堂”“機器人樂高”等38個課后服務社團,15所館校合作校。五四小學將“二十四節氣”校本特色活動打造成“科普教育+項目綜合實踐”科學教育亮點課程。行知小學打造“小先生”生態研究課程,在“生態之窗課程”“探尋貓科動物星球”“動物園科學探秘”等特色活動中開展科學教育?;⑴_小學開展樂高機器人、代碼編程、航模社團類特色課程,一批優秀的學??茖W教育成果集中涌現,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學教育新亮點。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