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聚焦家長群眾訴求和社會認可度滿意率提升,探索實施“一書兩檔三清單”工作機制,推動校外培訓機構綜合治理初顯成效。
一、平臺發布“告知書”,確保機構底數真實
鐘山區教育局會同有關部門在各大官方媒體平臺發布告知書,將審批監管詳細清單實現一次性告知、一次性辦結和一次性受理。一是“線上+線下”抓宣傳。線上主動與區融媒體中心、電視臺等單位聯動設立專欄,創新制作“校外培訓五個坑”等微視頻,在區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專題宣傳;線下依托“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進行“敲門行動”“集中設點”“義務宣傳”,推進校外培訓整治進鄉鎮、進社區、進網格、進學校,社會知曉率大幅提升。二是“部門+屬地”強聯動。統籌“雙減”協調機制成員單位力量,對“有照無證”“無證無照”等校外非學科類培訓機構進行規范審批。健全“系統平臺篩查”和“登門入戶核查”的“雙找”機制,與屬地部門、中心校簽訂責任狀、承諾書,將教育行政、市場監管、文化旅游等部門導出的后臺數據提供屬地現場比對核實,梳理出“有照無證”“無證無照”、實際無經營或轉型機構,做到轄區內所有培訓機構一查到底。三是“前置+終端”嚴審核。為科學規范開展校外培訓審核工作,區教育局會同文旅、工信等部門聯合出臺《鐘山區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審批流程公告》,明確3個大類68項審核要點和前置審核程序。區教育局根據部門前置審核意見,組織消防、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審批,對條件達標的統一頒發行政許可,不達標的暫緩審批或動員轉型注銷直至停辦。
二、部門健全“檔案庫”,確保機構監管詳實
為精準掌握機構運行動態,建立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信息和投訴舉報違法信息“兩份檔案”。一是在組織體系上查背景。針對突出問題,將培訓機構從申請籌設到正式批復環節涉及的組織機構信息、項目工程信息以及董事會、監事會、相關人員信息、機構年檢信息和投訴舉報信息等全部建檔備查,定期開展信息比對和監測,發現異常行為及時預警通報,有效防止私下頻繁交易現象發生。二是在資本管控上防風險。有效預防“退費難”“卷款跑路”等風險隱患,切實守護學生家長“錢袋子”。加強對機構進行動態審計,對“資不抵債”導致經營困難的采取預警提示、重點關注和進駐督辦;對其他經營正常的,通過建立風險保證金和預收費資金銀行托管“雙機制”,從機構收費價格、資金兌付、辦學行為、培訓材料、從業人員等14個方面實施全覆蓋監管,為校外培訓加裝“安全鎖”。全區納入監管88所培訓機構均已進駐“校外教育培訓管理端”APP,全流程監管率實現100%。三是在經營行為上把方向。為防止校外培訓機構“隱形變異”“借殼上市”等違規培訓行為死灰復燃,建立健全培訓機構經營行為“十項嚴禁”和“二十條不準”負面清單,從教育、文旅、工信、市場監管等部門抽調精干力量組建“一辦四組”督查機構,將學科類和非學科類培訓機構進行分類定檔管理。用好“紅黑榜”“白名單”機制,緊盯課后延時和暑期、周末、節假日等關鍵節點督查巡查。
三、執法用好“清單制”,確保機構治理扎實
按照“清單制管理、項目化實施、責任鏈落實”的工作路徑,全面提升行政執法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問題線索來源清單。針對校外培訓亂象規范難、整治難、處罰難等現實現狀,鐘山區立足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注重源頭治理,建立投訴舉報電話、群眾來訪受理、領導熱線轉辦、上級督查反饋、部門線索移交、實地核查記載、屬地排查登記、系統監測預警等8大類問題線索來源清單,明確專人專職負責登記受理。對事態緊急、情況特殊、涉及群體較大等線索按照“紅、橙、黃”進行色標管理,動態提醒督辦。二是建立行政處罰流程清單。堅持將行政執法作為規范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涉及行政審批業務的干部執法證持證率達90%以上。配齊配強法律顧問、執業律師、聽證員、案件評審員“四支隊伍”,定期組織行政執法綜合培訓,梳理涉及教育行政執法的8大類46項目執法許可事項,將涉及行政執法的法律條款、執行主體、實施舉證、資產清算等12個環節梳理成流程清單,做到行政處罰“流程再造”,全面提升行政執法水平。三是建立隱患風險評估清單。堅持處罰與治理相結合,對每一起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案件均實行“一案一冊”精細化管理,完善執法卷宗,組織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定期開展風險隱患評估。重點圍繞校外培訓行政處罰后的勞資糾紛、債權債務、信訪維權、家長訴愿、敗訴風險、市場競爭等事項進行評估,堅決防止簡單執法、粗暴執法。已實施行政處罰的6起違規培訓處置均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機制,無涉法涉訴、無信訪維權、無隱患風險。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