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高度重視校外培訓安全工作,始終將培訓安全抓在日常、嚴在經常、管在平常,嚴格按照“不漏環節、不留死角、不走形式、不打折扣”原則,落實培訓安全、從嚴人員管理、整改消防隱患,切實筑牢校外培訓安全底線,守護未成年人身心安全。
一、落實“三防”,守好培訓安全“防護線”
一是推動防范關口前移??萍?、文旅、體育等行業主管部門根據科技類、文化藝術類、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準入指引,將培訓場所安全保障作為機構準入審核的必要條件之一,明確開辦機構底線要求,將安全防范關口前移,堅持前期防范,源頭治理,守好安全生產防護線。二是推動安防設備建設。根據培訓內容、項目、特點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安防設施設備建設進行分類分層分級管理。特別是開設涉及未成年人表演、舞蹈、球類等含有肢體接觸培訓項目的機構,確保培訓場所透明公開。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近900家機構在培訓場所安裝視頻監控,保障學生人身安全。三是推動人技防范到位。嚴格落實《校外培訓機構消防安全管理九項規定》,督促指導機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全市1111家機構均配備一名兼職安全管理員。建立機構安全自查清單,并納入行業主管部門日常檢查內容,壓實培訓機構主體責任。探索通過鼓勵培訓機構購買場所責任險、人身意外傷害險,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二、建立“三制”,架好人員管理“高壓線”
一是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市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人力社保局、文廣旅游局、體育局及中級法院、檢察院等8個部門,聯合針對規范校外培訓機構人員管理進行專題研究,形成部門備忘錄。構建部門信息共享協調聯動機制,明確任務分工,規范查詢流程,通過“實時準入查、年度全員查”,發現并清退無資質教師26人,移送違法犯罪線索2條,切實加強從業人員準入審核管理。二是建立“雙備案”機制。建立“線下準入備案+線上數字備案”的“雙備案”制度。線下督促指導機構在擬聘用人員入職前做好身份審查、資質核驗及犯罪記錄審核,并上報業務主管部門進行備案。線上全市2077名在職從業人員將個人信息、身份信息、資質證明等信息上傳至全國監管平臺,實行動態更新管理,確保線上線下一致性。三是建立警示教育機制。結合課堂教學、專題講座、主題班隊會定期開展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創設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微課堂,通過“以案普法”針對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進行專題教育。2023年,全市共開展專題講座700余次,覆蓋中小學生42萬余人次。
三、嚴把“三關”,筑牢消防安全“防火線”
一是嚴把消防安全審核關。市教育局、科技局、文廣旅游局等5部門針對培訓機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全面摸排全市校外培訓機構情況,建立機構清冊。對于存在嚴重消防安全隱患、管理不規范且無法整改的存量機構,通過“優化一批、整合一批、取締一批”的路徑,推動落實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二是嚴把隱患排查整治關。統籌“平安消費”“安全守護”等專項行動,開展消防安全重大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將校外培訓消防安全檢查納入社區街道網格化綜合治理體系,借助學校、社區、消防站所等基層監管力量,出動2166人次,發現并整改消防安全隱患288個,著力把火災防控觸角延伸到最末端。三是嚴把整改閉環管理關。對標對表《校外培訓機構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機構形成問題整改清單的基礎上,全面開展問題落實整改“回頭看”,通過“邊檢查、邊宣傳、邊指導、邊教學”,切實增強培訓機構消防安全意識。針對逾期未完成整改、“屢改屢犯”的機構,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