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作為全國“雙減”試點城市,堅決貫徹中央“雙減”決策部署,嚴格落實教育部相關要求,緊盯課堂、課間、課后三個環節,推動義務教育減負提質。
一、把牢課堂提質量,堅守教育本真初心
統籌推進課堂教學、教師能力、作業改革提質增效,保障學生校內學足學好。一是教學改革提質。全面推行義務教育均衡分班,中小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實現全覆蓋,探索形成“問題導學”“后茶館式”“三課四環節”等高效課堂模式20余種,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切實提高。二是教師培訓提質。堅持“走出去”“請進來”,與北師大、省教科院聯合開展專題培訓11個,教師培訓比例達到95%以上。搶抓京長對口合作契機,推動建立骨干教師跟崗研修和北京專家送教講學常態化交流機制,截至目前,參訓教師3000余人次,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明顯提升。三是作業減量提質。全面推行“班主任統籌班級作業制度”“教師試做制度”“全批全改制度”“作業教研制度”。編制《“雙減”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作業設計指導》,每學期開展中小學校作業設計大賽,評選出209篇優秀作業案例向全市推廣,義務教育階段作業過多過濫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融通課間抓活動,打造豐富校園文化
堅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體塑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一是厚植文化底蘊。出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實施方案》,成立“傳統文化工作室”,組建研究與教育工作團隊,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到我市開展專題講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覆蓋率達到100%,引導廣大師生深刻把握“兩個結合”的重要內涵,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與文化認同。二是打造書香校園。深入開展中華經典“誦”“寫”“講”“演”活動,每年舉辦全市中華經典誦讀比賽,將閱讀監測納入中小學校年度重點工作范疇,劃撥專項經費予以考核激勵,引導學校廣泛開展師生共讀、名師名家領讀、親子閱讀等多形式的閱讀行動,營造出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三是增強綜合素質。精心組織開展中小學生藝術展演、陽光體育等藝體活動,每學期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率和近視率逐年下降,全市133所中小學(幼兒園)被認定為“足球特色學?!?,平順縣實驗小學在2023年全國跳繩聯賽總決賽中勇奪金牌7枚、銀牌5枚、銅牌5枚。
三、延伸課后促拓展,構建協同育人格局
堅持校內校外相結合,學校家庭同發力,推動形成一體化、全鏈條育人格局。一是優化課后服務。全面推行“菜單式雙選”課后服務模式,招募課后服務家長志愿者60名,開設課后服務課程260余種,組建藝體類社團5351個,成立各類興趣小組2917個,課后服務惠及學校481所、學生31萬余名,實現了義務教育學校和有需求學生全覆蓋,最大限度滿足了學生的不同需求。二是深化研學實踐。充分依托我市“紅色之都、綠色之城、神話之鄉”的豐富傳統文化資源,全市認定學生綜合實踐教育基地國家級4個、省級16個、市級40個,年均開展各類研學實踐活動200余場,參與學生10萬余名。2023年組織300名中小學生參加“帶著課本進北京”精品研學,讓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中學有所得。三是強化家校共育。致力于消除社會“雙減”盲區、打消家長“雙減”顧慮,設立市級“家校共育論壇”,研發家庭教育進校園、未成年人心靈護航、家長課堂、社區家長學校、教師幸福力提升五大系列45節精品課程,組建專業講師團進學校、社區舉辦“雙減”公益講座120場次,推動形成了家校協同育人、協同減負合力。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