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益陽市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規范”的理念,不斷深化校外培訓機構黨的建設,優化基層組織功能,拓展黨建創新平臺,配優選優黨務力量,以高水平黨建引領行業規范發展,助力“雙減”各項政策走深走實、落地見效。
一是有人管,實現兩個“全覆蓋”。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民辦教育機構黨建工作的通知》,一體推進各級各類民辦教育機構(含校外培訓機構)黨建工作。2022年,按照黨建工作要求,組織全市530家培訓機構中的152名黨員建立聯合黨支部37個、單獨黨支部4個,選拔黨性強、懂教育、會管理的41名優秀黨員干部擔任黨組織書記。同時,從教育行政部門和轄區學校選派187名熟悉業務的優秀黨員干部擔任黨建指導員,派駐530家培訓機構,實現培訓機構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2023年,根據培訓機構從業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先后調優黨支部14個、黨建指導員62名,將新審批和有新進黨員的13家培訓機構納入黨組織。創新“網格化”管理機制,依托公辦學校實施屬地指導和管理。26個培訓機構黨支部和28個鄉鎮中心學校、中心城區學校黨支部主動結對,累計開展黨的二十大主題學習和黨員進社區等活動230余場次。建立培訓機構黨建指導員選派機制,黨建指導員職責上墻,掛牌上崗,每月上門開展上黨課、講政策、排隱患、核臺賬“四個一”工作,2023年累計上門指導1300余人次,上門開展“以案說法”600余人次,為全市查處的典型案例提供有價值線索27條,直接參與查處行動7起。
二是管得好,“三聯三創三同步”。印發《關于深入學習赫山經驗全面提升校外培訓機構黨建工作高質量規范化發展水平的通知》,全市復制推廣赫山黨建“三聯三創三同步”新模式,深化拓展黨建工作形式,將黨建活動內容延伸至行業監督、違規行為查處、警示教育宣傳、家校溝通、安全隱患排查、學生德育涵養等各個方面,并在實踐中形成了沅江市“黨建+公益”、南縣“黨建+互聯網”等黨建區域特色。
出臺規范面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審批和管理制度,將校外培訓機構黨建工作納入新機構審批前置條件,確保黨的建設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同步設置、黨的工作同步開展。同時,把黨建工作寫入培訓機構章程,納入《益陽市校外培訓機構過程監管積分制度》管理體系,與學生培訓等業務工作同頻共振,避免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兩張皮”。
三是靠機制,塑造黨建內生動力。以民辦教育黨委換屆為契機,厘清培訓機構黨組織隸屬關系,全域性設立民辦教育黨委,增設校外培訓行業民辦教育黨委副書記,從體制機制上破解縣級層面校外培訓機構黨建工作責任主體不明,校外培訓黨建黨員發展、吸納路徑不暢,黨建活動經費渠道狹窄的現實問題。將培訓機構黨員、黨務干部、基層黨組織納入教育行業相應人員、組織的評先評優范圍。
激發黨建工作內生動力,市教育局組織民辦教育機構出資人和黨務干部等開展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縣市區搭臺,組織非學科類機構開展“貫徹二十大‘雙減’增活力”“展我風采迎新年 落實‘雙減’促雙增”等紅色主題文藝匯演;創建“紅名單”制度,推動入選“紅名單”的優秀機構優先進校參與課后服務,一系列黨建工作舉措有效提升了培訓機構經營水平,改善了培訓機構形象口碑。培訓機構舉辦者和管理者切實感受到,做好黨建工作“有甜頭”“得實惠”,從一心追求利潤向追求社會價值轉變,從無序生長狀態邁入自律發展階段。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