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要實現這個目標,學前教育必須要面向“每個兒童”提供最適切的照顧與支持?!丁笆奈濉碧厥饨逃l展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措施務實,為新時期融合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明確了方向和目標,同時也為學前融合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廣大學前教育工作者應該勇于擔當,積極探索,共同為學前融合教育支持體系的建設與完善貢獻力量,力求讓每一名兒童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一、增進價值認同是加快學前融合教育發展的基礎
《計劃》在開篇明確指出“特殊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我們要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到特殊教育的重要意義與價值,認識到特殊教育并不是一個單獨、孤立的系統,它是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自然地融合于每一個學段的教育之中,支持人的發展。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奠基,因此每一名學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積極地承擔起發展特殊教育的責任,將特殊教育與學前教育視為一個整體,去探索學前階段特殊兒童的特點與需求,從而提供更加專業的教育服務與支持,共同建設高質量的特殊教育體系,實現《計劃》中提出的主要目標。
同時,《計劃》在總體要求中還明確提出“以適宜融合為目標,拓展學段服務、推進融合教育、提升支撐能力”,這為學前融合教育的發展明確了思路:以融合的視角去接納和包容每一名兒童的獨特,以融合的思路去探索學前教育如何真正做到面向每一名兒童的因材施教,以融合的胸懷去聯合更多力量,共同探索更多的融合方式與路徑,消除對特殊兒童的教育隔離,讓普通兒童和特殊兒童相互成就,實現教育的雙贏,同時也是實現社會發展的多贏。
二、強化教師培養是加快學前融合教育發展的關鍵
發展高質量的學前融合教育,關鍵在于教師?!队媱潯吩凇疤嵘文芰?,不斷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機制”中提出“要加強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需要統整培養機制,學前教師需要面對的是不同類別的特殊兒童,需要了解如何針對不同需要、不同發展階段的兒童進行識別、照顧與發展支持等相關教育知識和方法,因此對于教師的融合教育培養應該是全面、連續、系統、貼合實際的。首先應在高等學校、職業院校增設學前融合教育專業或課程,在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設立相應繼續教育課程,對教育人才進行職前—職后的統整性培養,合力打造融合教育的“通才”,讓融合教育成為學前教師必備的專業素養,形成完備的學前融合教育教師培養體系。
二是需要進一步完善教師評價和激勵機制,以有效的評價支持學前融合教育的教師隊伍不斷提升專業素養,保障學前融合教育的質量。進一步明確學前融合教師職業標準、行為規范,從知識、技能、情感等維度細化相關教育要求,凸顯融合教育特點,支持教師明確學前融合教育的職責與標準。同時嘗試將教師投入融合教育實踐與研究納入日常的考核定級和評優評先工作中,從管理上鼓勵更多的教師自主提升融合教育素養,激發教師開展學前融合教育的意愿與意識,使特殊教育真正融入幼兒園的日常教育工作。
三是需要集全社會之力提升學前融合教育教師的地位,通過政策支持、宣傳導向等多種方式,讓人們更充分地了解學前融合教育的價值與意義、以及良好的事業發展前景,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加入到學前融合教育教師隊伍中來,從源頭上解決學前融合教育人才緊缺和流動性大的問題,從而支持學前融合教育教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三、完善支持系統是加快學前融合教育發展的保障
《計劃》對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督導評估提出了明確要求。推進學前融合教育發展,需要整體思考并做好組織管理,以服務好每一名兒童為中心,集結力量、整合資源、緊密協作,舉全社會之力形成良好的學前融合教育生態系統,共同努力提升幼兒的生命質量。
從宏觀看,學前融合教育的發展需要國家層面的支持,本次《計劃》的發布即是從宏觀政策角度對于學前融合教育事業的大力支持,從宏觀層面為學前融合教育的發展打通了多元渠道,提供了多角度的支持,為各級教育部門繪制好推進學前融合教育發展的“施工圖”提供依據,為學前融合教育的整體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大環境。
從中觀看,幼兒園要全力支持學前融合教育的發展。生態學理論認為,中間系統是指個體生活所處的各個聯系網絡的總和,學前融合教育的中觀支持系統應包括幼兒園與特殊幼兒的聯系、幼兒園與家庭的聯系、幼兒園與特殊教育機構的聯系等方面。中間支持系統的構建需以幼兒園為動力核心,開放心態、積極探索、多方協調,逐步搭建起與家庭和特殊教育機構之間的聯合教育橋梁,共同為特殊兒童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與氛圍。
從微觀看,教育其實是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特殊兒童的生活中,每天親密接觸的是家長、老師,幼兒—家長—教師三方應該建立起平等、尊重、互信、互愛的良好關系,這是所有一切教育行為能夠生效的根本。教師在教育實施的同時,也應承擔起建立三方良好關系的責任,聯動兒童和家長形成共同目標,在教育過程中共同發力,三方主體共同組成特殊兒童生活成長的微觀支持系統,以切實保障特殊幼兒融合教育過程中的學習與發展。
《計劃》的發布與實施,不僅是特殊兒童和其家庭的福祉,還是整個教育事業的福祉,更是整個社會的福祉。在政策的支持之下,學前教育工作者應積極擔負起教育發展的責任,聯合起來助力“把好事辦好”,服務人民、服務社會。期待在未來有更多的幼兒園、學校、社區、教育機構能積極地投入于學前融合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中,共同努力為每一名兒童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共同建設一個包容、開放、和諧的社會,共同攜手開創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未來?。ㄈ珖f委員、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園長 柳茹)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