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廳
近年來,福建省圍繞培育學生健全人格,重點突出“五個強化”,不斷提升心理育人實效。
一、強化高位推動,注重頂層設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省委分管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親自推動并出席由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等11個部門聯合舉辦的福建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動,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社會支持服務體系建設。省政府分管領導多次專題調研,強調要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并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研究部署。在省領導的大力推動下,今年以來,先后召開了春季學期全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署會、本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進會、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進會,舉辦高校思政工作隊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題培訓班;同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從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家庭、社會等四個層面,明確14項具體措施,全面部署推進落實。
二、強化系統推進,注重內涵發展。省級層面建立由教育部門牽頭,多部門協同的聯席會議制度;成立福建省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和教育指導委員會,建立省、市、縣、校四級工作機制;組織編寫出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手冊》《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手冊》,每月推出4期《心理微課》,加強政策解讀和心理健康知識普及,點擊量超1000萬。推動高校普遍建立“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四級預警防控體系,中小學普遍建立“學校-年段-班級”三級預警防控體系,重點加強春季、入學季、考試季、畢業季等特殊節點學生的心理危機排查,學校每學期組織1次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篩查,實施心理約談制度,建立一生一檔心理檔案,實施特殊學生一人一策、動態管理、社會支持、校醫協作等制度。
三、強化一體融入,注重諸育并舉。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推動高校普遍設置2個學分、32-36個學時的必修課,中職學校安排不少于36個學時的必修課,普通中小學每兩周至少開設1課時心理活動課,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心理健康主題班團隊會、1次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專題活動。市縣專職教研員每月至少組織1次轄區內的教研活動。同時,注重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融入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總體格局,組織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心理健康第一課”,深入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心理音樂節等活動,廣泛開展學生研學實踐、勞動體驗、志愿服務,組織學生每天開展1小時體育鍛煉,全面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四、強化隊伍建設,注重專業引領。堅持以專為主、專兼結合,督促推動每所高校按1:4000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且每校至少配備2名;中職、城區中小學校和鄉鎮中心學校每校至少配備1名專職教師,鄉村中小學校采取由“中心校制”“學區制”“總校制”分片負責、對口支援等形式實現全覆蓋。市縣教研機構至少配備1名專職教研員。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享受班主任、輔導員同等待遇,每年參加縣級以上專業培訓40課時以上。省級定期組織開展心理危機預警分析會和工作督導、專題培訓等,不斷提升教師隊伍工作能力。
五、強化系統集成,注重協同育人。推動全省學校開通3000余條24小時心理服務熱線,設立170余個網絡心理服務平臺,9所高校開設臨床與咨詢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相關學科專業建設。組織專家學者定期為學生開展科普宣傳、心理支持、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活動。把心理健康知識普及作為家長學校必修課,開展300多場“家校共育懇談會”,舉辦“家教伴成長 福見千萬家”家庭教育宣傳周和主題實踐活動,建立常態化聯系制度,中小學每學期至少組織2次家庭教育指導活動。聯合相關部門建好用好市、縣心理健康輔導站,進一步暢通校-醫學生心理危機轉介“綠色通道”。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對市對縣督導、文明校園、平安校園考評,引入問責追責機制,壓緊壓實各級責任。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