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建校以來,學校集團化辦學規模不斷增大,形成了一校五區的辦學格局。近年來,學校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化學校課程改革,以學校課程實施方案為引擎,努力打造五育并舉課程育人的新場域。
一、立足實際,確定學校課程實施方案功能定位
?。ㄒ唬﹩栴}溯源,明確政策依據
加強學校課程實施方案編制工作,是落實國家政策、實現學校高質量特色發展的重中之重。針對如何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課程政策這一根本問題,學校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等為重要依據,編制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ǘ┓治霈F狀,厘清方案編制思路
為更好地編制學校課程實施方案,著重對學校課程實施現狀進行了分析研究。一是地域條件。臨沂是儒家文化重要輻射地,同時也是沂蒙精神的發源地,沂蒙人民用生命詮釋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精神內涵,蘊含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二是生源條件。通過對學生發展需求調查,發現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需求是多樣的,不同年級的學生對課程實施和學習方式的期望也不相同。三是師資配備。青年教師占比高,學歷層次高,工作有激情,接受能力強,經驗還有待積淀,骨干力量還需加強。四是資源條件。學校周邊分布著博物館、規劃展覽館、雕塑廣場、書法廣場等,臨沂還是江北最大的現代化商業物流基地,這些都為學校提供了充分的課程資源。
二、整體規劃,凸顯學校全面育人愿景
?。ㄒ唬┛茖W確定學校育人目標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的培養目標,學校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課程建設的價值坐標,努力把每一個兒童培養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時代新人,讓立德樹人在樸園小學落地。據此,提出培養具有“正厚雅和”特質的樸雅學子,即“人品善正,學養博厚,氣質高雅,言行謙和”的指向四維度目標構成的育人目標。
?。ǘ嫯嬚n程育人藍圖
學校遵照“順天性、立德性、成靈性”的課程設置原則,圍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線,努力為每個兒童提供多元豐富的菜單式服務。一方面打通課程時間與空間。將勞動、綜合實踐活動、班隊活動、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進行了課時上的統整,內容上的統籌,使課時安排更加靈活。另一方面延展課程的長度與寬度。對學?!叭耄ㄉW課程”向前延伸,向后拓展,與幼兒園合作,將入學課程內容延伸到幼兒園,做好“小幼銜接”;與中學鏈接,將畢業課程拓展到初中,做好“小初過渡”。形成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三級課程結構。
?。ㄈ┐龠M各類課程有效實施
1.強調國家課程“教學相融”的實施策略。一是增強課程的綜合與關聯,將課標倡導的教與學方式進行更新。將三級課程的分層分類實施與素養導向、綜合學習、學科實踐、因材施教相關聯,通過大單元教學、學習任務群、跨學科主題學習等,強化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二是強調課程實施實現三個關注,即從學以致用走向用以致學,幫助學生不僅會解題,更重要的是會解決問題;從過度關注學習結果轉向過程與結果并重,幫助學生實現真實的學習;從注重方法技能的習得到注重學習品質的培養,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2.地方課程的“交替穿插”策略。按照山東省地方課程設置標準,安全教育、傳統文化、環境教育三類地方課程在課時安排上采用“單雙周交替”進行,保證開全門類,在課程內容安排上采用“低中高”年級穿插進行,達到層級推進。
3.校本課程的“三融入三開放”策略。根據學生發展需求,開發實施校本課程,將校本課程融入到學科教學、學生活動和家庭社會生活。課程開發與實施,向學生、教師、家長對象開放,向“經教”、“禮教”、四季課程的時間開放,向校園讀書節、書法節、數學節的課程空間開放。
?。ㄋ模┳⒅匕l揮課程評價導向作用
本著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確定了課程評價方式。一是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對標課程目標,架構了“樸雅星少年”學生綜合評價體系。二是開展學生課程學習評價,將學習習慣、過程表現、成績比例、年級特點等納入“星級+”學生課程學習評價范疇。
?。ㄎ澹┙∪n程保障支持系統
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建立三個層級的管理網絡,加強校長的課程領導力建設,強化組織保障;建立與課程教學有關的規章制度;加強資源保障,確保專項資金到位,活動場所到位、學習資源到位。
三、不斷完善方案,實現課程育人新樣態
臨沂樸園小學以課程實施方案為引擎,落實“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時代新人的培養目標,走出了課程育人、全面育人新路徑,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現在:學生個性特長和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教師育人能力水平獲得整體提升與發展,涌現了一大批名師。學校課程領導力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該項目成果多次在全國、省市范圍內進行交流和展示,兩次榮獲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三類課程方案獲得“山東省優秀學校課程(教學)規劃方案設計獎”。(山東省臨沂樸園小學)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