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首屆特殊教育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和融合教育優秀教育教學案例遴選活動(以下簡稱“活動”)落下帷幕,遴選出一批優秀的案例成果。此次活動是貫徹落實《“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和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有關要求的重要舉措,是深化特殊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加強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推動特殊教育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各地各校要充分認識到此次活動對推動特殊教育高質量育人引航定向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以活動為契機,加大工作力度,在以下三個方面繼續鞏固提升:
一是聚焦課程與教學改革,強化特教學校育人功能。組織開展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活動,是推動學校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力舉措。教育部先后出臺盲校、聾校、培智學?!读x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為特教學校課程設置和教學改革提供了指導依據?;谛抡n標編寫的教材陸續出版使用,為特教學校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內容載體。然而,在一線教育教學實踐中,新課標如何在各級各類學校落地,新教材如何用對、用活、用深等都是特教學校課程與教學改革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此次活動要求特教學校教師基于國家課程標準,使用審定后的教材進行授課,在打磨教學中進一步厘清課程、教材、教法間的緊密關聯,再一次深刻認識到國家課程標準是黨的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的學科化、具體化描述,承載著學科育人的期望,也為特殊教育學校教學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特教學校要以課程標準為基本遵循,從課程思維出發厘清核心素養導向的學期、單元、課時三個層級的目標體系,并依次處理教材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實現“用對”教材;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依據“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為依據,結合教材要求,提供適合的學習支架、個別化指導等實現從“教材內容”到“教學內容”的轉換,從而“用活”教材;持續踐行教學效果的反思,從學習目標的達成、教學方式選擇的合理性、教材內容的處理等多角度審視課程、教學,從而尋求“更好的”教材理解、課程實施,從而達成課程育人功能,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二是聚焦教師隊伍建設,夯實特殊教育發展基礎。教師是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教學基本功是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素和基礎,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此次活動有助于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增強教學研究意識,改進教學方法,實現從具備教學基本功到具備育人基本功的跨越。如何打造一支強有力的特教教師隊伍是特教學校管理實踐中的新課題。面對這一挑戰,特教學校要加強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平臺搭建,加強特教教師協作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常態化開展“強技能、展風采”的基本功展示活動,促進專業成長。二是制度賦能,激活特教教師專業發展內驅力。強化學校教研機制頂層設計,建立問題導向的貫通式、一體化校本教研機制,繪制特教教師團隊能力圖譜。三是資源拓展,提升特教教師研究力。研究能力是建設創新型特教師資隊伍的必然要求。學校要讓教師立足課程、立足學生、立足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改進,為教師拓展多方資源,在實踐問題的研究改進中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研究能力,讓教師獲得“教好每一名特殊學生”的自信心,最終提升專業能力和成就感。
三是聚焦技術賦能教育,推進優質資源開發共享。推進教育數字化是實現教育強國戰略的重要先手棋,以數字化支撐引領特殊教育現代化也是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此次活動既體現了教育數字化在滿足特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習方式走向個性化的成效;也體現了其促進教學走向主動探究、提升特殊教育質量的重要功能;遴選的成果精品通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向全國推廣,可以推動特殊教育課程優質課程資源共享,促進交流合作,消除區域資源不均衡等問題,推進特殊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公平。特殊教育學校要抓住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機遇,在用好國家數字資源平臺的同時,積極打造校本化數字資源平臺,推進教學實施精準化,教學評價多元化,為特殊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構建人人皆學、時時可學、處處能學的新型教學環境。通過組織管理平臺化,增強學?!皵抵恰庇四芰?,打造智慧特殊教育新未來。
全國特殊教育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活動將每兩年舉辦一次,持續引領廣大特殊教育教師躬耕教壇,擔筑夢育人使命,為強國復興貢獻特殊教育力量。(浙江省杭州市楊綾子學校校長 俞林亞)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