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和科研工作者,我始終認為,最好的評價標準是價值和文化,而不是各項指標。非常有幸,我所工作的合肥工業大學,目前已經形成了“考核以育人為根本、評價以貢獻為核心、激勵以價值為導向”的綜合考核評價機制,全面激發著教師的發展潛力和創新動能。
2018年12月,我從香港城市大學機械與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博士后出站,以“黃山青年學者”的身份被引進至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任研究員?!包S山青年學者”是合肥工業大學面向青年人才專門設立的崗位,在引進考察時,實行學術水平與成長潛力評估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模式,不唯論文、帽子、職稱、學歷和獎項,目的是讓潛心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為了讓教師真正回歸教育初心、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了讓科研人員避免“短平快”行為、真正產出高水平原創性成果,合肥工業大學構建起了由“數量導向”向“價值導向”轉變的新評價體系,形成了基于“教育教學、科研創新與公共服務”的三元結構獎勵性績效機制。這一機制不是將論文數、項目數、專利數、經費數等做簡單加法,而是重點考察代表性、創新性成果的科技價值、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這樣可以讓我們真正做到胸懷大局,緊盯國家重大需求和“卡脖子”技術以及產業實際需要,潛心深耕,產出高水平原創性成果、攻克核心技術。
正是在這一格局下,從教6年來,我從未因需要完成學校的考核指標而煩神,而是將全部精力投入謀劃尖端科學研究中。我致力于自動化、智能化醫療機器人系統的研究與開發,不久前,我所研發的微創手術精準測量系統“工大閱體”,已在華西醫院等醫療單位投入使用。
這個學期,我為本科生講授的是C語言編程這門課,這是計算機學科的入門基礎課。在第一節課上,我告訴學生,C語言在五年之后可能就會被淘汰,我們為什么還要學它?因為我們所學的,不是形式和工具,而是其背后的邏輯,這能幫助大家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找準科學技術發展和國家建設的真正所需,引領大家更好開展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
作為一名90后教師,我所希望的,正是用這樣的方式,把鮮明的價值導向傳遞給朝氣蓬勃的青年學生。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