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說
我叫柯中明,是廣州市番禺區市橋實驗小學校長。我一直認為,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于開足開齊開好每一門課程,讓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而體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陽光體育運動實施5年來,我看到我校學生、班級和學校發生了許多可喜的變化。
五年級學生婕婕進入我校就讀時,身體非常差。記得有一次在校門口見她背著一個大書包,臉色慘白,額頭流著汗珠,書包里除了語數英3本書外,全是一些名貴的補品:美國魚油、澳洲奶片、日本維他命等幾大瓶!“婕婕,你背這些東西到學校來干什么?”我好奇地問?!皨寢屨f我是早產兒,身體不好,要每天吃補品!”婕婕氣喘吁吁地說。這一幕一直留在我的腦海里。
這幾年,隨著陽光體育運動在校園深入開展,婕婕除了每周上體育課外,每天還參加學校的集體大課間活動,每節課后還參加班級組織的跳繩、踢毽子、跳皮筋等體育游戲。下午第二節課后,她還參加了學校田徑運動隊的訓練。堅持不懈的鍛煉,讓婕婕的體質變了樣:個子高挑,氣色健康,樣子非常陽光!看到女兒幾年來的變化,婕婕媽媽總是對我說:“校長,我很感謝學校,讓孩子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感謝您,要不是您當初說‘堅持鍛煉身體,好過每天吃補品’,婕婕身體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棒!”
像婕婕一樣,“每天鍛煉一小時”已惠及學校每個孩子。來到實驗小學擔任校長后,我感觸最深的是政府對體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專職體育教師由3個增加到6個,兼職體育教師有10個;體育器材配齊了,體育經費給足了;塑膠運動場、燈光球場建好了;還有高標準的乒乓球館、羽毛球館。有了這些硬件保障,體育活動的開展如魚得水,真正做到了幾個保證:保證每天一小時鍛煉時間——早上9點10分到9點40分,全校大課間;下午3點10分到3點30分,各班組織體育活動;每周最少3節體育課。學生每天體育活動的時間超過一小時。保證每生兩個運動器材——全校所有的孩子都有一根跳繩、一個毽子。保證每個孩子參加一項體育活動——學校開設了田徑、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幾十個體育活動小組,孩子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參加。保證師生共同參與體育活動——學校要求所有教師參與到學生的體育活動中去,把自己變成體育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參與者,和學生一起鍛煉身體。
動起來,更精彩!動起來,更卓越!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讓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了,肥胖的減少了,近視的減少了,因病請假的更少了!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讓孩子們的意志得到了磨煉,他們學習更加刻苦了,更加自信與健康了!陽光體育運動不但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班級,同時也改變了學校,讓學校的辦學質量得到了大力提升。(本報記者 李小偉 采訪整理)
政策背景
億萬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成常態
2006年12月23日,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要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
2007年4月29日,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啟動。5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央7號文件)下發。2011年3月5日,“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2011年7月,教育部印發《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要求各中小學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同時將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和內容納入教學計劃,列入學校課表,嚴格執行國家關于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
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開展5年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廣大青少年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動性、自覺性不斷增強,實現了從“要我鍛煉”到“我要鍛煉”的轉變。
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顯示,我國中小學生身體素質持續20年下滑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ū緢笥浾?李小偉 采訪整理)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