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關鍵詞:資助體系·師范生免費教育
●5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
《意見》提出,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使我國青少年普遍達到國家體質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素質明顯提高,營養不良、肥胖和近視的發生率明顯下降。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
●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四部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
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建立相應的制度?!?月9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國務院第176次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
《實施辦法》規定:從2007年秋季入學的新生起,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和西南大學六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
●5月13日,國務院發出意見,進一步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十六大以來,黨和政府著力推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建設,我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不斷完善,覆蓋面逐步拓寬。
●8月31日,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舉行。
胡錦濤總書記講話指出:要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統籌城鄉、區域教育,統籌各級各類教育,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
●10月15日—22日,黨的十七大把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作為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六大任務之首。
黨的十七大報告把教育作為民生問題之首,強調指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對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進行了新的全面部署。
●11月28日,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2004—2007年)所確定目標如期實現。
西部地區“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了98%,全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地區人口覆蓋率由2000年的85%提高到了99%,青壯年文盲率由5%下降到了3.58%。我國義務教育實現了由基本普及向全面普及的歷史性轉變。
2008年
關鍵詞:抗震救災·義務教育免費
●5月3日,胡錦濤總書記考察北京大學,并在師生代表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全國師生提出殷切希望。
在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冒雨來到北京大學考察。在同北大師生代表座談時,胡錦濤對全國師生提出殷切希望,要求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努力造就高素質人才,不斷創造一流學術成果,積極培育優良校風。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災害。教育部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
汶川大地震發生當天,教育部立即印發緊急通知,對抗震救災工作做出部署。開始執行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開展每日災區學生傷亡、學生復課等數據統計工作。
●8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研究制定工作啟動。
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正式啟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研究制定工作。胡錦濤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規劃綱要的制定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8月12日,國務院發出通知,決定在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基礎上,從2008年秋季學期開始,全部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學雜費,同時進一步強化政府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
國務院印發《關于做好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工作的通知》,決定從2008年秋季學期開始全面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進一步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逐步完善城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省級統籌,落實省級責任。
●10月19日,《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重點加快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并逐步實行免費。
在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下,《決定》從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的全局出發,對發展農村各項教育事業和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做出了新的重要部署。
2009年
關鍵詞:績效工資·校安工程
●1月1日,全國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
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普遍提高了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的收入水平,進一步完善了保障教師工資水平的長效機制,初步建立起按實績和貢獻分配的激勵機制,有力地促進了教師隊伍建設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截至2009年年底,全國義務教育學?;緝冬F了基礎性績效工資。
●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一整套高校畢業生政策體系。
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嚴峻形勢,《通知》要求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當前就業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拓寬就業門路,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鼓勵自主創業,鼓勵骨干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
●4月1日,國務院正式啟動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確保將學校建成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
4月1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正式啟動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4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方案》,決定實施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在全國中小學校開展抗震加固、提高綜合防災能力建設,使學校校舍達到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標準,并符合對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臺風、火災、雷擊等災害的防災避險安全要求。
2010年
關鍵詞:規劃綱要·學前教育“國十條”
●1月4日,教育部印發《關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提出力爭在2012年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
《意見》就我國義務教育進入鞏固普及成果、著力提高質量、促進內涵發展新階段的有關工作做出部署,明確提出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并對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經費保障水平、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等方面提出指導意見。
●7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是新世紀第一個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未來十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二十字方針與戰略目標——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
●7月13日—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新世紀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對組織實施教育規劃綱要做出全面部署。
7月14日,為加強國家教育體制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成立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的通知》,成立了以劉延東國務委員為組長的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
●9月10日,首屆“全國教書育人楷?!鳖C獎大會舉行,10位教師獲得榮譽稱號。
教育部組織開展了首屆“全國教書育人楷?!痹u選活動。9月6日,教育部作出向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學習的決定。
●11月18日,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成立。
這是我國教育史上首次設置專門機構,對國家教育重大改革發展政策進行調研、論證和評估。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對應教育規劃綱要中確定的十大改革任務,分10個組開展工作。
●11月21日,國務院發出《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提出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問題的10項政策措施。
《若干意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以國務院名義出臺的學前教育文件,對學前教育改革發展進行了全方位的制度設計。
2011年
關鍵詞:全面實現“兩基”·內涵發展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問題進行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全面落實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努力開創我國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新局面。
胡錦濤總書記就做好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工作提出4點意見:著力提高人才培養水平,著力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著力推進教育內涵式發展,著力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4月2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高等教育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對青年學生和廣大教師提出殷切希望。
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對清華大學的同學們和全國青年學生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加強自身思想品德修養,立為國奉獻之志,立為民服務之志,以實際行動創造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績。二是要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做到勤于學習、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創新,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切實掌握建設國家、服務人民的過硬本領。三是要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思想成長、學業進步、身心健康有機結合,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負重任的棟梁之材。
●3月-7月,教育部分別與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根據“一省一案”的原則,由各地確定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并承諾如期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各項目標任務。根據備忘錄,到2015年,我國實現基本均衡的縣(市、區)比例達到65%;到2020年,實現基本均衡的縣(市、區)比例達到95%。
●11月,經過25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國全面實現“兩基”。
經過中國政府和人民25年艱苦卓絕的不懈努力,中國全面完成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戰略目標,全國人口覆蓋率達到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超過100%,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1.08%,實現了從一個文盲大國、人口大國向教育大國、人力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跨越,是世界全民教育的重大突破。
2012年
關鍵詞:提高高教質量·校車安全管理
●3月22日-23日,教育部召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公布《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以部署實施《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推動高等教育全面提高質量為主題,是我國高等教育從外延式發展為主向內涵式發展為主轉變,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的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教育系統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再動員,是高教戰線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再部署。
●4月5日,國務院公布《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溫家寶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據條例,校車載人不得超過核定的人數,不得以任何理由超員。校車載人超過核定人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車輛至違法狀態消除,并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從重處罰。
●9月7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教師工作暨“兩基”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下發《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
為了如期實現預定目標,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地方各級政府發展義務教育的責任。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對我國各級各類教師培養、培訓、入職標準、聘用、待遇、職稱、編制、專業和師德標準、考評等提出具體意見和規范要求。
●8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四部委下發的《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意見》。
《意見》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方案原則上應在2012年底前出臺。對于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異地高考”問題,有了一個迄今為止最為清晰的“時間表”。
■本報記者 柴葳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