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8日電 根據教育部網站28日公布的一項通知,從幼兒園到高校在內的各級學校在即將開始的新學年,必須規范辦學準則,嚴格管理工作。
針對幼兒園,通知要求要規范收費管理,“不得在保教費外以開辦實驗班、特色班、興趣班、課后培訓班和親子班等特色教育為名向幼兒家長另行收取費用,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幼兒家長收取與入園掛鉤的贊助費、捐資助學費、建園費、教育成本補償費等費用”,“不得要求家長統一購買各種幼兒教材、讀物和教輔材料”。
針對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通知要求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試、考核、測試選拔學生,禁止舉辦與入學掛鉤的培訓班,堅決制止“奧數”等各種學科競賽、特長評級與學校錄取相掛鉤的行為,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重點班。嚴禁地方政府、有關單位和學校以任何名義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
通知特別強調要治理教輔之亂和違規補課,提出禁止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向學校攤派教輔材料,禁止學校和教師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統一訂購或到指定書店購買任何教輔材料;不得對學生實行有償補課,不得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舉辦的文化課補習班。堅決糾正和整治個別學校教師課上故意少講,課下有償補課的惡劣做法。
針對中等職業教育近年來出現的一些問題,通知提出禁止有償招生、搶拉生源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禁止重復招生、重復錄取等不規范招生行為。杜絕虛假注冊、虛報冒領助學金等違法違規行為。
在高等教育階段,通知著重強調要在新生報到現場設立“綠色通道”,嚴格新生資格復查和學籍電子注冊,杜絕任何學籍學歷遺留隱患。同時,要保持學生食堂飯菜價格穩定,保證一定數量的低價菜和免費湯供應。
通知也對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民辦教育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如組織好少數民族新生運送、迎接工作以及暑期回鄉在校生的返校工作,擴大普通學校殘疾學生隨班就讀招生規模,落實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各項政策等。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