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農業大學校長 王志剛
面向三農辦學,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是我校的光榮傳統。上世紀70年代末我校探索出的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的辦學模式,被國家科委譽為“太行山道路”,國家教委稱贊為全國高校樹立了榜樣,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近年來,學校努力轉變教育觀念,改革、拓展“太行山道路”的實踐方式,大力推進實踐教學綜合改革,率先在全國農業院校開展了本科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路線圖與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改革理念
我校將科技管理中的“技術路線圖”理念和方法引入到教育教學改革,開展了制定與實施“本科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路線圖”改革工程。將實踐教學置于經濟、社會、行業與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中,深刻剖析并確立專業能力培養目標、方案與標準??茖W界定、劃分能力培養模塊與層次,并將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路徑以“路線圖”的形式呈現出來。
二、改革過程
?。ㄒ唬┞肪€圖制定程序
1.構建實踐能力培養框架。依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農業產業對各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結合學科、專業特點確定專業能力培養目標及模塊構成,提煉各能力模塊所包含的能力節點并制定培養標準,由此形成專業能力培養的系統框架。
2.明確各能力培養項目的定位與目標。對各實驗、實訓、實習項目進行統籌規劃,按照各能力模塊的培養要求和預期目標確定每個實驗、實訓、實習項目在實踐能力培養中的定位與培養目標。
3.確立各能力培養項目的學科關系、時空分布、考核標準與方式。依據專業、學科性質與培養需求,理清各實驗、實訓、實習環節的學科關系、課程或項目歸屬、學期與地點安排以及考核標準與方式,確立及時更新和調整專業能力培養內容的管理機制。
?。ǘ┞肪€圖的模塊結構
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路線圖由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三個模塊構成。
1.基礎能力。是指保證學生掌握專業技術,獲得專業核心能力,實現后續發展的基礎性、通用性的能力,主要包括計算機應用能力、語言應用能力和專業基礎實踐能力,旨在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適應不同崗位需求奠定堅實的基礎。
2.專業核心能力。是指本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專業核心技術與能力,與專業崗位技能需求緊密相關,具有時代特征,為學生就業和職業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專業核心能力模塊的培養和訓練體現的是“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3.拓展能力。拓展能力是專業人才培養服務于完整的行業、產業需求的體現。通過拓展能力模塊的培養和訓練,拓寬學生的專業面,提升學生的管理、組織、規劃、設計和營銷素質,增強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多崗位適應能力。
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模塊與拓展能力模塊相結合,實現了 “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ㄈ┞肪€圖的功能
從學生層面來看,路線圖是一張能力實現的導航圖,學生一入學就能從中了解到自己畢業時需要掌握哪些能力,學會哪些技能,這些能力(技能)可以通過哪些課程、環節獲得;從教師層面來看,是一張教學的坐標系,教師可從中明確自己所授的課程、環節在整個實踐能力培養體系中的位點與作用,利于改進自身的教學活動;從管理者層面來看,是一張教學資源的配置圖,可以從中了解學校投入的實踐教學經費去向何處,如何讓實踐教學資源配置更加優化合理;從用人單位層面來看,是一份人才說明書,用人單位可據此對學生所受過的能力訓練一目了然,避免招非所需。
三、改革效果
這項改革工程有力推動了實踐教學內容更新、資源整合、經費合理配置、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管理體制完善等各項工作。構建了一個完整、科學的實踐教學內容與管理體系,強化了實踐教學環節,提高了實踐教學質量和服務“三農”的能力,得到了教育部相關部門和領導的贊同。幾年來先后有十余所兄弟院校蒞臨我校進行相關經驗交流, 2011年學校榮獲全國高校就業工作50強,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的滿意率超過90%,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