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業大學校長 張改平
河南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人力和人才資源大省,河南農業大學扎根中原沃土,近年來緊緊抓住省部共建、省局共建以及國家“2011計劃”等戰略機遇,將協同育人特色貫通于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的全過程,全力構建拔尖型科技創新人才、技術型復合應用人才、落地型農村實用人才“三位一體”的卓越農林人才培養體系,為中原經濟區建設和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人才與科技支撐。
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我校辦學條件和核心競爭力近年來也得到持續提升。2009年至今連獲5項國家科技大獎,2011年獲得兩項。2012年,溫家寶同志在我校百年校慶時題詞勉勵:“扎根沃土,厚生豐民,中國要有最好的農業大學!”
一、厚積薄發,積極培養拔尖型科技創新人才
學校不斷層次、上臺階,這就要求我們基于百年積淀,在培養高水平、國際化的拔尖型科技創新人才方面厚積薄發,有所擔當,積極探索。
這種探索鮮明地體現在國家“2011計劃”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建設過程中。在學校博士、碩士招生指標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我校也將這些指標向中心傾斜,設立拔尖人才培養特區,依托各協同單位,探索“指標單列、導師互聘、學分互認”的協同培養機制。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種業50強奧瑞金公司2011年投資1100萬元,在我校成立吳紹骙玉米研究院。我校依托研究院設立“農學”和“生物工程”專業紹骙試驗班,選拔一本優質生源,打破常規模式,實行本碩博連讀。今年首批9名本科生已經順利攻讀各協同單位的碩士學位。
學校為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開放思維,設立優博培育基金和優秀學生國內外聯合培養基金,與歐美等國際名校和國內知名高校聯合培養拔尖人才,并舉辦了多期農林專業學生赴歐、赴美實習項目。
二、深化改革,大力培養技術型復合應用人才
拔尖型科技創新人才在卓越人才培養體系中有著引領作用,但地方高校的人才培養主體仍然應當定位于技術型復合應用人才。因此,我校近年來全面深化以核心課程建設為主線教學改革,在每個專業精選10門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作為核心課程,凸顯專業特長和實踐特色,把田野作為協同培養復合應用人才的大課堂,全力助推中原經濟區建設。
我校依托與民權縣、方城縣合作創建的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綜合改革試驗區,以及扶溝蔬菜研究院等實踐基地,2010年啟動了“卓越園藝師培養計劃”。由園藝學院篩選有創業精神的大學生,組建創業團隊,入駐日光溫室、園藝專業合作社,在為期一年、貫通園藝生產全過程的服務實踐中鍛煉專業技能。團隊學生還利用學校大學生創業基金,組建蔬菜種植公司,開展創業實訓。
首批卓越園藝師試點成功,畢業生供不應求,促使我校迅速于2011年啟動覆蓋優勢學科、特色專業的“卓越500計劃”。以培養卓越農藝師、畜牧師、農機師、農經師、園藝師為目標,與河南30多個市縣及上百家合作企業共同探索“高校+政府+行業+企業”的協同培養機制。
我校技術型復合應用人才的典型代表、農學專業學生王靈光在校期間創建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營土地3萬畝,先后獲評2011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和中國五四青年獎章,今年5月4日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三、進村入戶,全方位培養落地型農村實用人才
在學歷人才培養的同時,為打通農業科技推廣“最后一公里”,我校通過縣鄉村涉農干部、陽光工程、基層農技人員、種養大戶、合作社帶頭人、大學生村官等多種培訓“套餐”,著力構建全方位、大協同的落地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格局。
近年來,我校年均培訓各類實用人才10余萬人次。僅方城縣就有90%的農村基層干部和80%的農村主要勞動力得到強化培訓,2萬多人拿到了農民綠色技術證書。我校榮膺“首屆全國陽光工程農民創業培訓優秀機構”和“全國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先進單位”。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