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 吳孔明
今天,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聯合召開全國高等農林教育改革工作會議,對農林院校適應國家改革與發展新形勢,適應農業發展新要求,加快改革發展步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F將我院開展農業創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情況作簡要匯報。
一、服務國家現代農業需求,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為農業科研的國家隊,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問題。近年來,我院緊緊圍繞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瞄準世界農業科技發展趨勢,營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笆濉币詠?,我院共承擔9000多項科技項目,獲獎成果900余項,其中國家級獎一等獎8項、二等獎60項、省部級獎400多項,累計推廣農作物新品種3000多個,農業新技術2000多項,有力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
2013年,我院啟動實施了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圍繞“服務產業重大科技需求、躍居世界農業科技高端”兩大使命,以“建設世界一流科研院所”為目標,以突破重大科技命題為導向,突出體制機制創新,全面提升創新能力。今年6月13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到我院考察指導工作,對我院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實現新‘四化’,關鍵取決于農業現代化;實現農業現代化,關鍵取決于農業科技;要想使中國的農業科技上到新水平,關鍵看中國農科院”。我們將按照汪洋副總理的指示精神,堅持不懈地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努力使我國農業科技整體實力盡快進入世界前列。
二、加強與高校緊密合作,推進農業科技協同創新
長期以來,中國農科院秉承“開放辦院”的思想,積極加強與高校的合作,以“學科建設、項目研究、科研平臺”為重點,不斷探索協同創新機制。我院積極貫徹教育部“2011計劃”精神,指導各研究所參與多所農業大學“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節水農業”等協同創新中心的共建工作?!笆濉币詠?,我院牽頭主持的“973”項目和“863”項目中,大學主持課題比例分別占到48.6%和35.3%。我院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有3個與大學共建;我院5個國家工程中心中,有2個與大學共建;我院牽頭建設19個農業部重點學科群和17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研發中心,均有大學參與。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院校聯動、資源共享的交流機制,為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服務現代農業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
中國農科院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致力于培養“頂天立地”的高層次創新人才,不斷深化改革,探索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內涵式發展。
第一,深化教學改革,促進科研教學有機結合。以服務多元化需求為導向,全面修訂培養方案;加強課程體系建設,注重科研能力的培養;嚴格培養過程,建立分流淘汰機制。
第二,完善獎助體系,健全激勵機制。以正面激勵為導向,建立全方位獎勵措施,引導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科研津貼,保障學生生活需求。
第三,采取有效措施,構建質量保障體系。全面實施雙盲評閱、論文抽檢、實驗記錄檢查、學術不端檢測、優博培育、導師年審等制度;完善評估機制,強化研究所職責,實行年度考評制度。
第四,發揮資源優勢,加強與國內外高校合作,共同構筑人才培養平臺。一是與國內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生,2010年以來,先后與中國農大、華中農大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生工作,累計招生110人。二是拓展與高校合作方式,每年有國內近百所高校2000余名研究生,在我院完成論文研究工作,研究所為其提供科研保障。三是利用國際資源,積極爭取與發達國家高水平大學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今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啟動了與比利時列日大學合作項目;計劃3到5年,與歐美5-6所高水平大學開展此類項目,年招生達150人左右。
新的歷史時期,中國農科院以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工程為契機,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