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外國語大學委員會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在教育部和督導組的指導下,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準確把握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和重點環節,把活動開展與轉變工作作風、破解發展難題緊密結合起來,與解決師生員工普遍關切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與學校的中長期發展目標結合起來,取得顯著成效。
一、緊抓學習不放松,將學習教育視為堅定理想信念的“加油站”。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學校黨委始終將學習教育活動貫穿始終,提出要把理想信念看作共產黨人的“中氣”?!爸袣狻弊?,生命力才能旺盛。學校黨委先后三次發放學習資料,組織各級黨組織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黨的群眾路線有關論述和著作,及時傳達袁貴仁部長的動員講話精神,先后召開四次專題學習討論會,舉辦三場群眾路線專題輔導報告,集中觀看《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等影片;各級黨員干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群眾路線主題文章10余篇。群眾路線教育,對全校黨員干部進行了黨性洗禮和精神充電,宗旨意識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二、堅持群眾路線不動搖,將廣泛征求師生員工意見視為教育實踐活動開展的“助推器”。
依靠師生員工是高校開展群眾路線活動的本質要求。學校黨委堅持開門搞活動,由各職能部門牽頭,先后召開11個不同層面的座談會。校級領導分別帶隊深入基層單位走訪,廣泛征求意見,特別是校級領導在“四風”方面的問題,共征集意見建議304條,其中涉及校級領導班子及班子成員的154條。對于這些意見建議,學校黨委認真梳理。結合學校行政班子副職換屆,班子成員按照工作分工主動認領,并進行了認真的對照檢查和深刻的自我剖析,為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打下堅實基礎。
三、聚焦“四風”不散光,將開好民主生活會視為教育實踐活動開展的“風向標”。
召開一次高質量的校級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是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一環。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專門制定《工作方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北省委民主生活會時重要講話的要求,多交心談心,少寡言封閉;多找問題,少談成績;多講主觀原因,少找客觀原因。多談心交心,就要談真心話,在談心交心的深度上下功夫;多找問題,就要找真問題,在分析問題的深度上下功夫;多講主觀原因,就要動真感情,在剖析主觀原因的深度上下功夫。通過廣泛真誠的交心談心,幾上幾下、反復修改完善對照檢查材料,班子成員之間增進了團結,凝聚了共識,為民主生活會的召開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民主生活會上,班子成員克服了“考試”和“闖關”思想,卸去了思想包袱,自覺帶著問題去“照鏡子、正衣冠”,自覺為解決問題去“洗洗澡,治治病”,對照黨章和廉政準則,對照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以整風精神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既吐露了心聲、交流了思想,也討論了問題、推進了工作,達到了紅紅臉、出出汗、治治病的預期效果。民主生活會共歸納和概括了校級領導班子在“四風”方面存在的14個問題,例如,在形式主義方面,主要是有些會議注重會議形式,忽視會議內容;國內外交流合作協議簽署數量多,實質性合作內容少;在官僚主義方面,主要是有些決策論證不夠充分,聽取意見的代表性還需要進一步優化;部分制度和規劃有待進一步認真落實;在享樂主義方面,主要是危機意識不夠強,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在奢靡之風方面,主要是學校外事和公務活動有時存在講排場、求規格現象;出差出訪組團結構有時不夠合理。對于這些問題,學校黨委從七個方面入手分別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在全校干部教師大會上進行了通報。
四,整改不留死角,將全校師生員工的滿意度作為檢驗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標尺”。
在建章立制環節,校級領導班子成員以對照檢查材料為依據,針對查擺剖析出的突出問題,研究制定了校級領導班子及個人的整改方案。學校的整改方案最后明確了七個整改方向,40項整改措施。比如,推動黨內生活嚴肅化、經?;?,嚴肅黨內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對機關工作作風進行專項整治,暢通師生與校領導直接交流與對話的渠道;改進干部考核評價手段方法,立知立改師生反映集中的食堂就餐等問題。對于各項整改措施,學校黨委明確了完成時限,牽頭領導和牽頭部門,并向全校師生員工做了莊重承諾:要切實把各項整改措施落實到學校的每一根神經末梢,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放過、不達目的不收兵?,F今,40項整改措施已完成32項,廣大師生反映良好,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初步成效。
五、總結經驗“回頭看”,將教育實踐活動作為推動學校事業發展新的“起跑點”。
1.領導干部帶頭示范,嚴格黨內生活。校級領導班子及成員在各有分工的基礎上,少講上下級關系,多強調黨內之間的同志關系,運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促進校級干部不斷強化黨員意識,充分發揮示范作用。教育實踐活動中,校級領導從自身做起,在工作作風上做出了六個方面的公開承諾,受到廣泛好評。
2.對機關作風問題進行專項治理,尋找好了切入點和突破口。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為契機,以“準、狠、韌”的精神,對“吃、住、行、用、會、文”六個方面進行“開刀”。會務接待數量減少、標準降低;公務用車規范管理、從嚴掌握;運行經費控制預算、提倡節儉;會議文件壓減數量、內容簡潔;會風文風求短求實,杜絕浮夸。通過建立硬杠杠,“三公”經費大幅度下降,2013年僅會務接待費一項就比2012年減少66%。
3.堅持問題導向,對師生員工反映強烈的問題,即知即改,邊查邊改。比如,針對教師吃午飯時間緊的問題,我們把西院點菜的餐廳改為一般窗口餐廳。學校離退休同志多,我們在西院建立老年食堂,為老同志提供適口衛生的飯菜。針對廣大師生希望對學校的一些重大決策和信息有知情權的要求,進一步加強了“三公開”的力度,對黨委常委會、黨政聯席會的決議在“數字北外”上適度進行了公開。此外,我們還實行了“校長下午茶” 和“黨員面對面”活動,暢通師生員工與黨政一把手直接對話的渠道。
4. 全面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密切聯系群眾,改進工作作風的長效機制。針對“四風”問題,對有關規章制度進行全面梳理,完善修訂已有制度4項、廢止不適用的制度5項,擬制定新的制度6項,確保制度可執行、可監督、可檢查、可問責。通過解決突出問題加強制度建設,通過制度建設改善校園文化和育人生態,實現了以點帶面。
學校黨委深刻認識到,黨的群眾路線的堅持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須不斷鞏固和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把作風建設持續引向深入,廣泛匯集校內外改革創新的正能量,為推動世界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外國語大學的建設不懈奮斗。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