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上海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中小學德育頂層內容體系進行轉化對接,通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課外、進網絡、進隊伍建設、進評價體系”,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各環節。
一是進教材,發揮課程育人功能。通過問卷調查,重點對中小學語文、歷史、地理、思政、藝術、體育與健身等6門學科的課程標準、代表性教材中的德育內容進行梳理和比較,開展課程標準和成套教材修訂工作,強調結合學科特點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學生的實踐體驗。同時,編寫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系列教材、《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鐣髁x核心價值觀系列輔導讀本》。
二是進課堂,融入教育主渠道。歷時4年多,組織專家學者和骨干教師,從國內外學科育人狀況比較、學科教學現狀調研分析、學科育人價值提煉、改進學科育人應對措施、學科育人案例集聚等方面,對中小學學科育人價值進行深入研究。我們還每學期圍繞“發揮學科育人功能”主題,召開全市展示交流活動;開展“上海市學科德育重點項目”建設、上海市中小學學科德育論壇,通過聚焦點上突破,帶動面上提升。
三是進課外,注重文化育人和實踐育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文化育人,以“學生實踐和創新工程建設”為抓手,制定優質社會教育資源準入標準,精選近千家場館,編制《上海市未成年人社會實踐版圖》。積極推動社區實踐指導站、鄉村和城市學校少年宮建設。目前,全市已經建設了3批共59個市級學生社區指導站,106個市級學校少年宮,覆蓋全市17個區縣。
四是進網絡,拓展育人時空。上海充分注重網絡育人的作用,著力將“易班”學生網絡社區打造為集思想引領、教育教學等為一體的網絡示范社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為每年4000多項線上線下活動,最終落實為滿滿的網絡正能量和昂揚的青春中國夢。
五是進隊伍建設,培育人生導師。將師德與德育能力要求納入中小學見習教師規范化培訓,整體構建課程體系,進一步提升教師教育境界和專業能力。通過“教師走進經典”系列活動,編印《教師人文素養讀本》、開發60門師德與素養類的教師共享課程等,全面推進教師人文素養提升工程。同時,建立了32個以于漪、張人利等名師名校長領銜的“上海市中小學骨干教師德育實訓基地”、13個上海市班主任帶頭人工作室,充分發揮名師在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引領示范作用。
六是進評價體系,強化評價導向。以深入實施上海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為導向,在“品德發展與公民素養”板塊中,通過愛黨愛國、自尊自愛、尊重他人、有誠信和責任心、遵守公德以及擁有關懷之心、公正之心等具體指標,加強對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考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