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教育局
山東省威海市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課程建設、傳統文化、社會實踐、學校管理和網絡環境,作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著力點,落實落小,深度融入,引導中小學生主動認同、自覺實踐。
一、著力融入課程體系建設,強化課堂育人
一是構建與學科課程有機整合的德育課程體系。將核心價值觀內涵細化為45個目標要點,分層次貫穿于各個學段,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序列化育人目標、內容框架和評價體系。
二是加強教學方式研究指導。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課題研究130余個,總結推出了主講導讀、自主學習、質疑辯論、實踐體驗等4種教學模式,整體設計教法、編寫教案、篩選案例,為教學實踐提供示范。
二、著力融入文化教育體系建設,強化文化育人
一是以優秀的傳統文化培“根”。統一下發了《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篇目》,編寫了《中華傳統美德警句名言》和《君子之道格言》等讀本,免費向中小學生發放22萬冊。全市將傳統文化課納入必修課程,每周一節。
二是以積極的校園文化養“志”。在全市各中小學張貼宣傳畫1.7萬張,設置大幅公益廣告牌662個,電子顯示屏139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學校文化的靈魂,遍布每間教室、每條走廊。
三是以身邊的先進人物樹“標”。連續11年開展威海市“美德校園”“美德少年”評選表彰活動,全市共評選“威海美德校園”69所、“威海美德少年”976人。
三、著力融入實踐活動體系建設,強化實踐育人
一是持續開展“養成良好習慣”課題實踐研究,將中小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言行規范,分解細化成文明禮儀系列教育內容。
二是深化“開學第一課”活動成效,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從開學伊始就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三是發揮實踐基地綜合育人功能。建設2個綜合性實踐教育中心、27個校外實踐基地,開設了包括生存體驗、素質拓展、科學實踐等四大板塊18類實踐課程體系。每年還組織40多萬人次中小學生到甲午海戰博物館及各類工業、種養基地等進行學習體驗。
四是扎實實施“筑夢圓夢”行動,以特殊學生群體為對象,用3年時間開展“筑夢、追夢、圓夢”助夢活動。
五是開展“快樂志愿多彩體驗”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覺擔當的責任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著力融入規范化管理體系建設,強化管理育人
一是扎實推進學校標準化管理試點工作,組織各中小學編寫《學校管理手冊》,形成一整套現代學校管理操作規范。
二是著力提升師德建設水平,持續開展以“愛與責任”“魅力師者”為主題的師德建設年等活動。
三是探索構建學生誠信管理體系,制定推進中小學生信用管理實施辦法,學生參加志愿服務、扶危濟困、學業成績優異或者獲得其他表彰的,可獲得誠信加分,并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錄入信息系統。
此外,我們還著力加強德育數字化體系建設,強化網絡環境育人,推動形成家?!巴颉?、師長“同心”、校社“同力”的良好育人氛圍。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