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教育局
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始終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以體驗為切入點,以實踐為突破點,以融入為關鍵點,以課程為著力點,構建了特色鮮明、效果顯著的社會實踐大課堂,將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入心、入腦、入生活。
一、多渠道構建社會實踐大課堂,為體驗式德育創設全新平臺
一是政府重視,積極建設社會實踐大課堂。自1999年起,我們陸續投入約4億元,建設并不斷完善學農基地、科技中心、勞技中心、高玉寶工作室、紅星村等社會實踐基地,每年投入150萬元為學生實踐活動提供免費用車。
二是社會支持,聯合開發社會實踐大課堂。教育局協調有關部門聯合建設多個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如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機車廠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校外活動場所。
三是學校自主,有效充實社會實踐大課堂。全區各中小學充分利用周邊的社會資源,就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二、課程化管理社會實踐大課堂,為體驗式德育提供有力保障
我們努力創建“育德實踐化、實踐課程化、課程特色化”的德育工作模式,發揮實踐育人功能。
一是以基地為中心,積極開發社會實踐課程。我們在1500畝的學農基地先后開辟了集觀賞、教育、活動、知識為一體的“四區八園”,開設實踐體驗課程30余門,16年來累計有20萬名學生在泥土的芬芳中開闊了視野??萍贾行拈_發了9個類別20余項探究式必修和選修課程。周末和寒暑假,300余個體驗式設備面向全市義務開放,年接待12萬人次。勞技中心開發了生活類、藝術類、技術類“三大模塊”37門實踐活動課程,通過認知、體驗、發現、探究、操作等學習和活動方式,使每年近10萬名學生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目標。
二是以活動為載體,不斷豐富社會實踐課程。我們將社會實踐課程與減負工作相結合,在全區開展“小手拉大手,我們一起走”活動,鼓勵家長利用休息時間帶領孩子走進社會大課堂,將社會實踐活動由學校延伸到家庭。同時,將社會實踐課程與義工服務相結合、與校本課程相結合,開設實踐類課程200余門,彰顯出“課堂小社會,社會大課堂”的區域特色。
三是以管理為手段,全面完善社會實踐課程。根據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融入教育教學各環節的需要,出臺社會實踐活動評價方案,記錄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情況,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有效結合。
同時,我們注重充分發揮科研的引領功能,引導學校研究社會實踐課程;發揮行政的導向功能,引導學校完善社會實踐課程。通過深入挖掘本地德育課程資源,出版“小公民道德規范叢書”和“小公民法制教育讀本”兩套區本德育教材。教材將社會實踐基地的德育功能全部納入其中,以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為途徑,引導學校深入持久地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傳統美德和法治教育。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