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 史靜寰
近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這使近年來一直在實踐層面進行的將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轉變為應用技術大學,加強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工作正式成為國家教育改革戰略,成為政府政策明確推進的重要工作。如果將這一文件放在中國社會及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來看,我們會發現,其劍鋒所指并非僅僅是那些需要凸顯應用型人才培養特性的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更是已經進入大眾化階段的中國高等教育系統的功能再造,是政府面對經濟新常態和社會發展新時期所凝聚的新挑戰,履行職責,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第三級教育系統建設的重要舉措。
當今世界已步入全球化3.0時代。逐漸變平的世界擴大了個人的發展機會和平臺,也使全球范圍內的教育和人才競爭進一步加劇?!案叩冉逃乾F代世界的基礎教育”,“本科教育正成為許多高技能工作的基本資格”。 知識經濟社會對高等教育需求的擴大帶來高等教育功能的拓展,傳統高等教育難以為繼,必須進行系統轉型和功能再造?!?/p>
從全球化視野審視中國,世界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經過30余年改革開放的洗禮與煅造,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貿易體、第二大綜合國力國。支撐國家發展的高等教育也在10年左右的時間里以大基數、高速度、短時間、低成本為特征,完成了由精英向大眾化階段的歷史性過渡。但是中國龐大的高等教育系統一直存在同質性強,內部創新要素發育不足,服務經濟社會多樣化需要的能力有限等問題。這些問題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后表現越發突出。
目前中國正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但同時也是“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更明確將“十三五”時期定義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在這一時期,政府明確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并把培養多樣性人才,推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作為重要實施策略?!吨笇б庖姟返念C布,體現了政府對事關國家發展大局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和宏觀戰略進行的頂層設計。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普及化階段。國際社會傾向于用更具包容性、豐富性,更能體現終身學習內涵的“第三級教育”稱謂替代“高等教育”。第三級教育包括中學后各種形式的教育,是傳統高等教育形式和功能的拓展。從性質單一的傳統高等教育轉向內涵豐富的第三級教育系統,需要突破原有大學教育和職業培訓的藩籬,改變狹窄固化的人才培養理念和制度,培育新的教育機構和組織形態,形成能使不同人才脫穎而出的培養環境和機制。這正是中國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大方向。
《指導意見》雖然聚焦于部分向應用型轉軌的地方普通高校,但改革的基礎是“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改革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吨笇б庖姟吩谥笇枷氩糠置鞔_提出“四個轉到”: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轉到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來。這不僅為轉型院校,也為中國建設和完善高等教育系統提供了新的建設思路。
關于實施路線,《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和市場機制作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爭取地方、行業、企業的經費、項目和資源在學校集聚。作為中央政府文件,指導意見還承諾:通過招生計劃的增量傾斜、存量調整,支持試點高校符合產業規劃、就業質量高和貢獻力強的專業擴大招生。將試點高?!半p師雙能型”高水平師資培養納入中央和地方相關人才支持項目。在國家公派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中增加試點高校選派計劃等。政策也是生產力,這些措施的出臺表明政府積極運用政策杠桿和行政優勢,統籌調配公共資源,鼓勵吸引社會及市場資源,為深化高教改革,建設和完善內涵豐富的第三級教育系統搭橋鋪路。
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態勢相匹配,中國高等教育也已進入改革發展的新階段。突破人才培養的制度壁壘,形塑一個同時注重應用性技能與學術創造性的第三級教育系統,以多樣型人才培養體系,取代過去將學術置于頂端、將技能置于底端的“金字塔型”教育體系,是這一時期的重要工作。轉型《指導意見》已在這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我們必須承認,在現階段的中國,無論是院校轉型還是新型第三級教育系統的建設與完善,都是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調動市場、地方政府和社會的積極性,激活院校主動改革、積極轉型的內在動力,是更為艱巨的工作?!吨笇б庖姟访鞔_提出:“轉型的責任在地方”,要落實省級政府統籌責任;“轉型的主體是學?!?,要激發高校轉型內生動力活力?!吨笇б庖姟愤€鼓勵院校積極爭取地方政府、行業企業支持,形成高校和區域經濟社會聯動的發展格局。
高等教育既是投資,也是消費;既是服務,也是生產;既是積累,也是創新。其復雜性與重要性要求全社會的關注與參與。由政府出臺文件引導部分高校轉型發展是政府宏觀規劃高教改革、整體布局高等教育體系的應為之舉;由市場和社會提供需求、環境和資源支持,助力高校轉型發展是完善高等教育體系建設,形成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基礎;由院校根據自身特點,制定院校發展目標,選擇轉型突破點,確立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定位,是值得提倡的院校及系統健康發展之路。
隨著轉型《指導意見》的頒布,中國新時期高教改革與發展的大幕已經揭開,建設和完善更多元和富有活力的第三級教育系統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以各種方式,積極投身這一偉大事業!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