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督學、北京市十一學校校長 李希貴
參加今天的聘任儀式并被續聘為新一屆國家督學,我倍感榮幸!接過的聘書,承載著黨和人民的信任與期待,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自擔任國家督學以來,自己從局長到校長,親身經歷和見證了國家督導制度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更切身體會到督導在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特別是2012年《教育督導條例》的頒布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的成立,教育督導事業上升到國家層面,在保障和推動中央一系列教育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解決事關學生切身利益關鍵問題、深化實施素質教育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
一是督導成為實現國家重大教育戰略目標的“助推器”
縮小城鄉義務教育差別,促進教育公平,是黨和國家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近年來依靠強有力的督導,調動起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持教育的積極性,經費投入顯著增加、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師隊伍素質全面提高,對全國1400多個縣(市、區)的評估驗收,成為繼“普九”之后在全國影響最廣、學生受益最大的教育民生工程,充分體現出督導制度的威力,也為今后推動黨和國家重大教育改革政策的落實提供了成功經驗。
二是督導成為解決重大民生關切的“催化劑”
近年來,教育督導自上而下開展的校車安全、消防安全、營養餐計劃、新學年開學等系列專項督導,聚焦的都是廣大家長和社會所關注、中央領導時常牽掛的現實問題,這些制度性督導機制建立,預見早,時效強,做到精準發力,對維護教育系統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督導成為推動素質教育實施的“發動機”
督學責任區制度的普遍建立和教育質量監測體系的完善,有“督”有“導”,診斷和改進相結合,進一步完善了“決策、執行、監督”體系,保證了黨的教育方針在各級各類學校的貫徹落實。督導也很好發揮了“千里眼”“放大鏡”的作用,實現“下情上達”,使決策層及時把握改革動態,在有效及時的互動中,不斷完善政策,指導實踐,深化落實。近幾年全國廣大中小學呈現出的百花齊放、各具特色的素質教育局面,教育督導功不可沒!
四是督導成為構建現代治理體系的“導航站”
國家和地方各級教育督導機構的完善,對推進政事分開,管辦評分離,加快建立“政府宏觀管理、學校自主辦學、社會廣泛參與”的現代教育治理體系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新一屆國家督學,我們將不忘督學初心,繼續履職前行。第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做合格的國家督學。認真學習《教育督導條例》,嚴格按照國家督學的標準要求自己。堅持與時俱進,認真學習國家的法律法規、重大方針決策。第二,積極參加督導活動,做有為的國家督學。國家督學不是標簽,是實實在在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將優先服從督導大局,一絲不茍,求真務實,高質量完成任務,做到主動有為。第三,模范遵守規矩紀律,做有尊嚴的國家督學。督導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客觀公正、求真務實。在督導活動中,嚴格遵守八項規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把“國家督學”的責任、榮譽牢記心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為國家督導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