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一到,沈陽工學院生命工程學院的科技支農服務隊成員們就忙了起來。學校剛一放假,他們就來到遼寧撫順市章黨鎮洼子伙洛村。在村民王全的葡萄園里,服務隊隊長、生命工程學院教授郭曉帆一邊修剪果樹一邊給村民講解果樹栽培技術。很多村民圍成一圈聽得十分認真,并不時地提出各種問題,郭曉帆都一一耐心解答。
“農作物有問題就找沈陽工學院專家!”在服務隊走過的村子,很多村民心里都有這個底。
沈陽工學院生命工程學院科技支農服務隊有22名骨干成員,是來自農學類10個專業的專家,全部是中共黨員。8年來,他們深入田間地頭現場答疑解惑,足跡遍布鞍山、撫順、本溪、鐵嶺等地的鄉村,為當地農民帶去最新的農業實用知識,為多個農民合作社提供技術支持,扶持農村青年創業,身體力行發揮著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不辭辛勞,一心只為支農扶貧
2011年開始,學校周邊農村的一些村民慕名來到沈陽工學院生命工程學院,找專家咨詢問題。專家們不僅及時給予解答,還前往農民的果園、養殖場現場解決問題。為更好地開展科技支農服務,2013年7月,沈陽工學院生命工程學院正式成立科技支農服務隊,學院副院長、食用菌專家郭曉帆擔任隊長。
年復一年,服務隊服務內容不斷豐富,服務覆蓋面不斷拓寬,每年下鄉開展活動30余次?;顒忧?,服務隊的專家都會提前到村里充分了解農民需求,在活動當日帶去實用的農業科技講座,還舉辦黨務知識宣講。服務隊還與一些村子里的農業合作社進行共建,長期免費提供專業技術支持。
郭曉帆每天的日程表都排得滿滿的,教學、科研、支農一樣都不能少,工作日在校給學生上課,休息日去支農。山路車難開,每次獨自去支農的時候,郭曉帆就讓丈夫當司機。孩子小的時候沒人照看,夫妻倆就帶著孩子一起去支農。有朋友勸她多休息,她笑笑說:“生產不等人,農民需要我。我是黨員,責無旁貸?!?/p>
“2016年暑假期間,李寶江教授、郭曉帆副院長帶隊到新賓滿族自治縣的一個村里給農民講果樹栽種知識,當時天氣特別炎熱,老師們冒著酷暑在果園實地給農民講了好長時間,我當時很受觸動?!眳⒓舆^4次支農服務活動的學生黨員孫代鵬說。
為更好地服務農民,服務隊還不定期開學習會,加強黨務學習,學習中央與三農問題、振興農村經濟有關的文件精神,以及相關的政策法規和李保國、黃大年等時代楷模的先進事跡。
發揮優勢,給農民送去“及時雨”
不管路途多遠,時間多緊,只要是農民的事,服務隊都當成最大的事,盡快前往解決。
今年1月3日夜里,郭曉帆接到撫順團市委農青部工作人員打來的求助電話,稱該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北三家村村民集資50余萬元引進的44頭西門塔爾牛中有15頭病得很嚴重,其中一頭牛已經死亡,村民們束手無策、急需幫助。一大早天還沒亮,郭曉帆就帶領3位專家冒著嚴寒驅車兩個多小時趕到了北三家村。
到現場后,專家們二話不說立刻為牛診治,仔細檢查后確定?;忌狭朔窝?,打針喂藥幾個小時后,牛的病情有所緩解。
向村民交代如何正確飼養西門塔爾牛和其他注意事項后,郭曉帆又叮囑村民以后每天把牛的身體狀況錄制視頻傳給她,并保持電話溝通,直到牛完全康復。
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多年來,服務隊的足跡遍布了許多村子。
2016年,昌圖縣太陽山村果農找到郭曉帆,反映村里的果園常年產量不高,有很多果樹只開花不結果,一些果樹還生病了。郭曉帆立即帶領服務隊員前往,到了村子一看,原來是因為村民選栽的果樹品種不夠好,還有一些村民覺得授粉樹占地方又沒什么用就移走了,導致部分果樹不能受粉,當然結不了果。
從那以后,太陽山村的村民們就經常打電話、發視頻向專家請教果樹栽種的相關問題。專家們也不斷將新技術傳授給村民,并向村民免費提供新品種的果樹苗木,還幫助村民找銷路。如今,太陽山村的果樹面積由2016年的500畝增加到現在的700畝,參與的村民也由10戶增加到16戶,畝產由2000斤增加到4000斤。由于換了新品種,蘋果的售價也增加了一倍多,農民的收入翻了兩番。
2014年夏天,新賓滿族自治縣下夾河鄉下夾河村村民王明芳找到郭曉帆,想請教食用菌種植技術。郭曉帆立刻來到王明芳的家中,實地教她食用菌栽培技術。平時,只要有問題,王明芳都會第一時間給郭曉帆打電話咨詢。如今,王明芳的合作社已經發展到83人,她在科技支農服務隊的幫助下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同時也帶動了身邊村民共同致富。
利用現代技術,在支農路上走得更遠
2017年8月,依托科技支農服務隊,沈陽工學院生命工程學院成立了“益農星創天地”服務平臺,利用線下孵化載體和線上網絡平臺,整合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等資源,采用“互聯網+特色農業+規?;a”模式開展工作,為科技特派員、農村中小微企業、返鄉農民工、大學生等提供綜合服務。學院為全省農業從業者提供專業性強、特色鮮明并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創新創業孵化和服務,以創業帶動就業,培育了一批有技術、懂生產、會管理、善經營的新型農業創業者,使農村科技創業之火加快形成燎原之勢。
2017年11月入選國家級“星創天地”后,沈陽工學院大力加強“益農星創天地”硬件設施建設,針對農民需求成立檢驗中心,開展土壤分析、農藥殘留檢測等服務;建設現代化園藝館,提供無土栽培等先進技術;還建設了一個可容納百余名農民學習的培訓室……
服務隊還與撫順團市委合作,于2015年掛牌成立撫順市農村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通過舉辦大型比賽和培訓,為廣大農村青年搭建展示和交流創業經驗的平臺。
在一系列努力下,服務隊先后獲評團中央和遼寧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8年來,他們在支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本報記者 劉玉 通訊員 張倩)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