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謝為民
在舉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在全國人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邁向新征程之時,在全面開啟建設教育強國的新長征的奮進號角聲中,歷時三年多的實驗探索和實踐檢驗,我國教育管理領域第一個關于學校管理的標準——《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正式頒布,這標志著中國基礎教育進入了依法治教、標準辦學、管理育人的教育新時代。
一、充分認識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的重大意義
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是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舉措。黨的十九大提出“教育要放在更加優先發展的地位”,《標準》突出了對十九大關于新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的解決,以樹立公平的教育觀和科學的質量觀,堅持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為出發點,是新時期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管理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為學校實現管理法治化、規范化、精細化和科學化提供了指南。
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是教育在新時代實現新發展的現實需要。當前,基礎教育面臨諸多挑戰,如地域教育發展不均衡、校際間辦學水平差異大、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是短板、特殊群體教育保障水平不高、教育教學質量不高、學生關注程度不夠等,這些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期待和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稑藴省返某雠_非常及時,切中肯綮,提出了科學、規范和可行的解決方案,給予了系統性的回應?!稑藴省返穆涞厥腔诋斚陆逃龑嶋H,因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是推動學校規范管理科學發展的重要遵循?!稑藴省返闹贫?,既是落實規劃綱要、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管理育人、構建和諧校園的迫切要求,還是規范辦學行為、推進科學治理的現實需要,更是轉變政府職能、理順政校關系的具體體現?!稑藴省犯呶萁?,對教育行政部門“管什么”、學?!白鍪裁础?,教師“教什么”等熱點、難點問題樹立了導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全面科學的參考和依據。
二、深入學習把握《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的本質內涵
《標準》樹立了一個根本理念。這個理念就是“育人為本,全面發展”,就是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是要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
《標準》實現了兩個關鍵結合?!稑藴省返膬蓚€關鍵詞是公平和質量,公平是前提,質量是基礎。教育要提升質量,促進公平,關鍵要實現兩大結合。首先實現了思想引領與實踐導向相結合。一方面是領會了國家教育政策文件精神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對實驗區的實踐經驗和各地規范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有關規定的科學總結和高度概括。其次是實現了可操作性和可評價性的結合,通過層層分解,具體細節化的管理要求,規范化管理,加大投入,加強監督,加強約束,減少管理的隨意性。
《標準》體現了學生發展的三個統一?!稑藴省芬幎ù龠M學生的全面發展要秉承提升道德品質和學會學習的統一、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統一、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這既是基于中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核心要求,也體現了關愛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
三、對標實干推動《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落地又生根
解讀《管理標準》的過程是明晰義務教育前進方向的過程,落實《管理標準》的過程是對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管理者勇氣、智慧考驗的過程,因此必須在貫穿融入上下功夫,在落實落細上見成效,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一是要落實保障責任制?!豆芾順藴省仿涞厥且豁椣到y工程,需要行政的主導、專業的支持和團隊力量的凝聚。各縣(區)政府是實施標準的責任主體,要成立由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教育部門牽頭,財政、發改、人社、公安、綜治、法制、文廣新、體育等相關部門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統籌協調實施工作,同時要建立一支專業化的評價督導隊伍,形成上下承接、各有分工、責任明確的工作網絡,只有這樣,《管理標準》才能產生“杠桿”的力量,撬動南昌教育的前進,從而將優質均衡發展、城鄉教育一體化變為現實。
二是要點燃發展內生力。好制度煉就好品格?!豆芾順藴省纷鳛橐环菪姓芾碇贫任谋?,為不同地域、不同類別學校保留了細化的余地和空間。因此,標準落地科學實施需要我們結合教育現狀,將全市教育改革的重點融入88條C級評估指標,做好“結合”“嫁接”大文章,研制更為具體、細化的操作要求,切實增強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清醒認識到,實施《管理標準》不是要證明區域和學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其主要功能在于正確引導、合理分析與科學改進,在對標審視、自我評價過程中,激活區域和學校內在發展動力,形成學??茖W規范辦學價值觀的廣泛認同;依托標準和細則,促進區域和學校薄弱領域的持續改進。
三是要尋找攻堅坐標系。規范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是義務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目前我市學校之間管理水平存在差異,有的學校管理存在薄弱環節。對照標準,深感攻堅任重道遠:一在“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方面。疲于追分、單一評價的管理思路亟待改變,要用標準引導學校用科學方法洞察質量內涵,形成“綜合評價—聚焦問題—原因探析—教育決策—督導執行”的良性循環機制;二在“建設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方面。學校課程構建缺乏多維聯動、互為觀照,點狀、線狀課程難以支撐學生多元、個性、持續發展;三在“提高學生藝術素養”方面。學校雖然能利用教育資源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藝術課程,但“讓每一個孩子都精彩”的美育教學缺乏更多的選擇性和包容性;四在“構建和諧的家庭、學校、社區合作關系”方面。家長、社區等是教育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在完善學校治理結構的過程中,如何更好發揮“家長委員會”“社區教育委員會”科學參與、民主監督的作用,如何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合作供給,需要研究有效的介入和反饋機制。
四是要培育示范新樣本?!豆芾順藴省肥歉挥袕埩Φ陌l展性體系,88條要求中一些是底線要求,一些是達標要求,一些是引領要求,我們理解在落實時不能“一刀切”,應該在統一要求的基礎上,注重“分類指導、分層要求、分步實施”。要點面結合,典型引路。在研制出臺《南昌市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評估細則(試行)》基礎上引導所有義務教育學校積極參與實施工作,同時啟動示范校創建,通過典型示范,推動工作深入開展;要科研引領,智慧拉動。通過課題研究,專題沙龍、學術論壇、座談討論,凝聚共識,將《管理標準》的落實與學校發展的難點問題解決相結合,通過行動研究,促進學校持續變革;要數字治理,彰顯專業。以落實《管理標準》為契機,進一步明確“數字治理”思路,推動教育治理模式由傳統的政策調研和觀點決策向基于多元豐富“大數據”證據為支架的科學決策轉變。力爭區域和學?!豆芾順藴省返摹绑w檢報告”既有質性描述,又有量化分析,努力構建教育治理質量立體化監測體系。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