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省教育廳廳長 李和平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積極投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重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大力培養應用型人才,是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和部署,也是教育領域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經過多年實踐,我的體會是,建設應用型高等教育與力的三要素異曲同工,要從“方向、作用點、大小”抓起。
一是找準“方向”,精準發力。我們制定了“科學定位、分類指導、多元發展、特色辦學”的發展思路和“地方性、應用型、合作式、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大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側重增設服務安徽省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專業,引導應用型高校圍繞地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支柱產業等需求設置專業;建立學科專業預警和退出機制,每年發布人才需求報告,科學分析專業建設形勢,將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情況作為編制招生計劃的重要指標,主動調減或停招社會需求量小和就業率低的專業,對連續3年報考率或就業率低于60%的專業,減少招生計劃直至停招。
二是選準“作用點”,持續發力。我們推進卓越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與多部門聯合,共建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平臺;著眼于學生能力培養,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質來確定教學內容;系統開展公共體育藝術俱樂部制教學改革,調動學生學習內驅力和積極性;實施本科高校編制周轉池制度,建設應用型教師能力發展中心,開展“雙師雙能型”教師認定,提升應用型高?!半p師雙能型”結構,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產學研合作能力。
三是善用杠桿,巧妙發力。實施政策杠桿,全面推進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并把應用型高校建設作為省委對高校領導班子綜合考核的重要指標。同時,實施資金投入杠桿,以財政資金為杠桿撬動產業升級;實施分類評價杠桿,對高校實行分類評估、分類考核,分類建立人才培養質量標準。
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推動了安徽應用型高校建設,取得了成效。70%本科畢業生留在本地工作,本科生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超出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合肥學院等高校應用型建設成果連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