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 孟慶濤
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隨后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充分體現了對加強新時期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視,為全面推進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堅強保障。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社會思潮激烈碰撞。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在這個關鍵時期,開好中小學思政課,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開好中小學思政課,關鍵在于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思政課專業化教師隊伍。
一、提高政治素質,強化使命擔當,是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
政治要強是思政課教師的第一標準。中小學思政課教師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鍵力量,肩負著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肩負著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只有有魂之人才能鑄人之魂。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要想擔當起鑄魂育人大任,第一要務就是鍛造過硬的政治素質,自覺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作為最高政治靈魂,自覺強化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意識,砥礪家國情懷,激發使命擔當,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傳道之人要首先明道、信道。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要深入學習和領會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刻認識和把握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要在對馬克思主義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探索中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和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信心?!兑庖姟分蕴岢鲆白層欣硐氲娜酥v理想,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就是強調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要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只有做到真學、真懂、真信,才能具備底氣和自信,才能從內心深處生成對思政課教師職業的敬畏和對思政課教學的熱愛,進而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贏得學生,理直氣壯地開好思政課。
二、加強師德修養,提高教學能力,是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途徑
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永恒主題。中小學思政課教師以鑄魂育人為根本任務,更應該高度重視、重點加強師德修養。首先,要以德立身。要模范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及相關師德規范,注重師德的自覺修養,于細微處見師德,在日常中守師德,不斷提升人格修養,用高尚的師德感染學生、引領學生。從教師源頭培養到教師專業發展,師范院校、教師培訓機構等都要把師德教育列入教師教育的核心內容。其次,要以德治學。中小學思政課的學科特點要求教師具備政治、經濟、歷史、地理、法律、心理多學科領域的知識,成為百科全書式的教育者。這就要求教師廣泛涉獵、嚴謹篤學,具備淵博的知識和寬廣的視野,成為熱愛學習、善于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楷模,具備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治學態度和學術精神,以深厚的學識、優良的學風啟發學生、影響學生。再次,要以德施教。要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既善于做“經師”,更善于做“人師”。要堅持言教與身教相結合,既注重言教,彰顯真理的育人功能,更注重身教,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系統、深入地學習思政課學科知識,不斷汲取新知識,重點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學習理解。要堅持以人為本,深耕課堂教學主陣地,運用豐富的思想資源和實踐案例,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滿足學生對思政課內容創新、形式創新的需求和期待,引導學生認知、認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兑庖姟穱@提高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對加強中小學思政課統編教材教法培訓、配齊建強中小學思政課教研隊伍、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一體化專業發展等提出了要求。廣大思政課教師應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牢牢把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理論和實踐主題,按照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思政課教師六個方面的素養要求,不斷提高個人素質和教學團隊素質,努力打造一支師德一流、業務一流的高素質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
三、加強黨的領導,深化改革創新,是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保障
加強黨的領導是確保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取得實效的關鍵。各地、各學校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把中小學思政課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兑庖姟吩谥行W思政課教師配備、準入和退出制度、加強黨建引領、強化經費保障、完善督導評估、促進社會參與等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思路、新舉措,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思政課隊伍建設明確了職責任務。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積極為中小學思政課教師事業發展搭建平臺;各中小學校黨組織書記要帶頭走進思政課堂聽課講課,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系思政課教師,積極為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職業發展拓展空間;各有關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要積極為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提供實踐鍛煉機會,著力創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加強機制創新。機制創新的核心是評價體系創新,進而帶動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各環節各方面的創新?!兑庖姟丰槍χ行W思政課教師評價導向、職稱評聘、評優樹先、績效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實招、硬招,力圖發揮評價在道德提升、職業發展、技能提高等方面的引導和激勵作用,破解制約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發展的頑疾和瓶頸,提升思政課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尊嚴感和幸福感。各地要結合實際,制訂本地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實施辦法,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投入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積極性,統籌好各類教育資源,狠抓落實,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到位、真正取得實效,推動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事中小學思政課教學、思政課教師人人盡展其才、思政課名師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