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學語文編輯室及社外專家40余人正在舉行高中語文選修教材討論會,喜訊傳來: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教社老同志回信了!我們立即學習了回信內容,為總書記對人教社工作的肯定而無比激動,為自己是教材建設隊伍中的一員感到驕傲與自豪,更深感責任重大。
我1990年入職人教社,當時正值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編寫關鍵時刻,一來就投入到緊張的教材編寫工作中。雖然年輕,但有老先生們的關照,有人教社傳幫帶的傳統,很快就進入了角色。我至今記得當時編選的一組得意的新聞作品:一篇是消息《奧運會第一枚金牌為我奪得》,一篇是通訊《光榮啊,普拉多的槍聲》,一篇是評論《別了,0!》。三篇文章將中國人揚眉吐氣的自豪感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學生們讀完,愛國之情怎能不油然而生!
今天,我已經為教材編寫事業服務了30年,先后參與或主持編寫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材、兩省一市高中語文教材、課程標準初中和高中語文教材、統編初中和高中語文教材等,可謂步履匆匆。但是,步履再匆忙也從不敢淡忘心靈深處那份沉甸甸的責任——編精品教材,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特別是自2012年啟動統編三科教材以來,我作為執行主編或分冊主編,更是不敢稍有松懈,因為心里始終有立德樹人這一主旋律。從教材的總體框架、各欄目安排,到單元的每一篇選文、每一個助學系統,我們都以追求完美和極致的工匠精神,反復討論,精心設計,細致打磨。初中語文教材嚴謹的知識與能力系統、語文綜合性與實踐性的落實、課內與課外語文生活的勾連、讀書興趣與讀書習慣的倡導,高中教材對經典選文的關注、對情境任務活動的重視、對能力整合的追求等,都充分體現了新時代語文教學的新要求。
教育是立足當下、著眼未來的百年大計,教材建設是辦好教育、啟人心智的基礎工程,語文教材則是形成民族共同記憶、用好祖國語言文字的根本保障。作為語文課程教材的編寫者、研究者,我們將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用祖國語言厚植文化之根,用經典作品涵養民族之氣,用精品教材鑄牢教育之魂,在新時代記錄語文教育的奮進之姿。(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室原主任、編審 王本華)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