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每當開學伊始從老師手中接過人教社出版的教材,我和小伙伴們總是迫不及待地為教材包上書皮,鄭重其事地在扉頁寫下姓名。從那一刻起,懵懂的心靈便已堅信,教材里的東西終會成為我自己的財富,并陪伴我一生成長。
而今,我成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語文教材編輯,我的名字被印刷在教材上,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品牌走遍祖國鄉村城鎮、地北天南。于我而言,人教社教材已不僅是成長中的好伙伴,更是人生中的一份責任、一份使命。
編寫高品質教材,是一項接續傳承的事業。70年來,人教社高手云集,“編研一體,學術立社”的傳統造就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經典課文,形成了體系豐富的編校案例,這是我們年輕編輯汲取營養的“富礦”。
記得剛入社時,老編輯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教材不是普通出版物,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錯和茍且;選擇做人教社的編輯,就是選擇高標準、嚴要求的態度,就要保持如履薄冰、止于至善的作風。這種對高品質的不懈追求,凝成了一代代人教社員工埋首耕耘的群像,凝結在一本本各科教材的字里行間。
編寫人民滿意的教材,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人教社以“人民”命名,以服務人民為宗旨,擁有數以億計、綿延幾代人的讀者群。編寫出經得起讀者推敲和質疑的教材,既是每一位人教社編輯自我精進的動力源泉,也是對“讓人民滿意”責任擔當的忠實踐行。
猶記得有一次接到讀者來電,詢問“瓜”字的豎鉤和捺究竟要不要連在一起,為什么教材中的“瓜”字筆畫有細微的差別?面對如此專業的提問,學現代文學的我一時不知所措,只得請社里的文字學“大咖”解答,并暗下決心,抓緊利用業余時間“惡補”。
也許有人會問,分工細化的時代,一個普通編輯為何要學習非自己專業的知識,干這么多聯系讀者的苦活累活?我想,那是因為人教社編輯的心里始終裝著讀者,人教社的名字已永遠離不開“人民”。
編寫無愧于時代的教材,是一份光榮使命。教材關系到“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倳泴θ私躺缣岢觥坝眯拇蛟炫喔T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的要求,這既是新時代做好教材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每個人教社員工的光榮使命。我們將牢記總書記囑托,堅定正確的教材編寫方向,傳承人教社光榮傳統,埋首事業、扛起責任、不辱使命,奉獻出無愧于時代的精品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編輯室編輯 何致文)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