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西遷精神匯聚偉力
西安交通大學1896年成立于上海,初為南洋公學,1921年改名為交通大學。1956年,黨中央從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考慮、從全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布局出發,決定交通大學西遷。西安交大扎根西部64年,也鑄就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西遷精神作出重要指示,并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再次提到西遷老教授,指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今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蒞校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倳浀闹v話升華了西遷精神的內涵,為學校發展指明了政治方向,為師生拼搏奮進注入了不竭動能。
二、用國家戰略明確方向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教育部日前公布的《第五輪學科評估方案》也明確提出“構建以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標準,以‘質量、成效、特色、貢獻’為價值導向”的基本原則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加師資隊伍建設的四大指標體系,體現了高校評價體系重實效看貢獻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的改革方向。
從高質量發展主題,大循環、雙循環戰略,到第五輪學科評估基本原則,都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表明,高等教育領域落實國家戰略、擔負國家使命,教師隊伍正在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任務和責任。
三、用思想文化涵養師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隊伍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當中應起到基礎作用。交大老校長彭康也曾談到,辦好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黨的領導和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建校124年、遷校64年來,秉持“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訓,堅持“扎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辦學定位,逐步形成了以西遷精神為底色和基石的“愛國愛校、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的西交大特色師德。
堅持以西遷精神涵養師德師風。設立“西遷紀念日”,建設西遷博物館,成立西遷宣講團,通過新教工入職、教學培訓、導師培訓、交流座談、學術沙龍等活動,開展西遷精神教育,讓教師銘記交大人的西遷奮斗史,自覺印上西遷精神的烙印,在貫徹落實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中不斷挖掘西遷精神的時代價值,堅持扎根西部堅守西部??倳泴ξ鬟w精神的充分肯定和對學校工作的高度評價,再次激發廣大教師爭做西遷精神新傳人的熱情,矢志勇擔國家使命,創造交大榮譽。
堅持以思想引領筑牢師德根基。開展“愛國奮斗、不忘初心”系列研修活動,舉辦“走中國青年知識分子成長的正確道路”專題活動,增強教師對黨的感情、對人民的感情、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開展新教工入職宣誓、簽訂師德承諾書、表彰先進等,引導教工樹立獻身教育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以獨具交大特色的書院為載體,加強師生交流,開展“火炬講師”“青年學術沙龍”、青年拔尖人才分享會等,增強對教師的思想引領和人文關懷。
堅持以長效機制保障師德建設。堅持黨管人才,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建立師德師風日常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各分黨委制定師德建設實施細則。構建師德師風建設制度體系,明確教師在教育教學、學術活動、為人師表等方面21條師德禁行行為,要求研究生導師做到“八要”“十不準”;明確教師每年須參加2個學時師德教育;要求青年教師轉長聘前須累積不少于2個月的社會實踐經歷。將師德考核作為人才引進、考核評價、職務晉升、崗位聘用、評獎評優、導師遴選、人才推薦等活動的首要條件。
四、用堅實平臺保障隊伍
學校貫徹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戰略,全力推進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建設,致力于打造國家在西部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目前已建設了29個研究院、8個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379個研究機構和智庫,匯聚院士、領軍、青年拔尖等各類人才。人社部在創新港設立中國西部海外博士后創新示范中心,聯合陜西省、西安市建立了“人才體制機制改革試驗區”和“人才發展改革試驗區”,著力打造西部“智高點”和高端人才培養的集散中心,為組建大團隊、建設大平臺、承擔大項目、產出大成果提供堅實保障。
舉辦絲綢之路青年學者研討會。目前已舉辦六屆,共吸引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200余位優秀青年學者參加,以實際行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
實施“領軍”“青拔”“青秀”等人才計劃,設立科學家工作室,構筑學科交叉融合高地。引進和培養了包括長江、杰青、國家“四青”等各類人才500余人。
在黨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學校將不斷完善師德師風建設舉措,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進一步營造教書育人氛圍,凝聚矢志報國動力,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新征程中貢獻交大智慧、交大力量。(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盧建軍)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