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一個學生,就是挽救一個家庭;挽救一個家庭,就是為社會增添一份安寧。特殊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不厭其煩的耐心和持久的耐力;特殊教育又是心靈的教育,需要堅持“一個都不放棄”,付出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堅強的定力。
——謝小雙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辛靈中學、上海市楊浦區風帆初級職業學校校長謝小雙被評為第三屆“楊浦好兒女”。辛靈,是“心靈”的諧音。辛靈中學是一所工讀學校,面向學習困難學生開展柔性準軍事化的義務教育。謝小雙堅信轉變一個學生就是挽救一個家庭,挽救一個家庭就是造福社會,用愛激發愛,用靈魂呼喚靈魂,幫助他們改掉惡習,走上正途。
5年來,謝小雙燃燒自己,發出心靈的光芒照亮了問題孩子的心靈世界。
教學育人,改變“三不像”學校
2007年9月,楊浦區教育局領導找謝小雙談話,打算把他調到辛靈中學。辛靈中學因歷史遺留問題復雜而名聲在外,五六十個教師守著十幾個學生,一片頹敗。53歲的謝小雙疑惑不解:“為什么讓我去那里?我犯錯誤了嗎?”
領導說恰恰是因為他工作認真負責、表現優異,需要他帶領困厄中的辛靈中學走出泥潭。謝小雙說:“我是黨員,服從安排?!?/P>
但辛靈中學的實際境況比想象的還要差:學校不像學校,教師不像教師,學生不像學生。學校沒有一扇門是完整的,課桌椅缺胳膊少腿,墻上被涂得烏七八糟;教師們教學毫無動力,沒有教材、教案,上課就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學生60%來自重組、單親、離異家庭,存在打架斗毆、偷盜搶劫、夜不歸宿、迷戀網吧等9種不良行為。
從2008年2月起,謝小雙擔任辛靈中學校長。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學校辦好,讓教師看到事業的希望,讓懸崖邊上的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那一年,楊浦區教育局要求工讀學校學生參加統一考試才能拿初中畢業證,謝小雙認為參加中考是保障工讀學生受教育權利,他決定以提高教學質量帶動育人工作,改變辛靈中學的整體面貌。
讓師生從自由散漫的狀態轉向教與學,談何容易!謝小雙去兄弟學校借教材,挨個到教師家里安撫情緒,再跑到學生們家里做工作,又把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重新組織起來,安排教師們上課、聽課、進行質量分析。
教師們被“管”起來了,工作量大了,怨言也跟著來了,有人甚至當眾吵鬧。謝小雙時常感受到一種刻骨銘心的孤獨,有一段時間,每當走到校門口,他都猶豫要不要進去?能堅持下去嗎?但一個更強烈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我抓教學錯了嗎?為孩子鋪設通往未來的道路錯了嗎?沒錯!我要繼續抓下去?!北M管一次次在現實中碰壁,謝小雙抓教學的信念始終沒有動搖。
當年6月,學生的畢業合格率為50%。謝小雙乘勝追擊,讓教與學成為辛靈中學師生們的自覺行動,使畢業升學目標成為推動各項工作進步的強大動力。2009年,學生的畢業合格率達到了93%,此后連續4年合格率都是100%。
學生笑了,家長笑了,謝小雙和教師們都笑了,辛靈中學一改往常臟亂差的形象,成為家長放心、社會認可的學校。最近5年,學校每年都被評為全區教學優勝學校,贏得家長和社會各界的贊譽。
真心付出,換來浪子回頭走向社會
謝小雙辦公桌上擺著一張照片,上面是2011年夏天初三學生畢業離校的情景。兩名女生和謝小雙擁抱話別,旁邊另一名女生在抹著眼淚,照片上還有同學們的真情告白:“再見了,我的家?!鳖愃频膱雒婷磕?月都會出現一次。謝小雙用這張照片激勵自己:一個都不放棄,要為學生畢業后的人生走向負責,幫助他們在學校里改邪歸正,以后成為自食其力、對社會有用的人。
小戴進校時13歲,是一個橫行霸道、人見人怕的女孩。她從小生活在離異家庭,母親對她缺乏管教,她就長期和不良社會青年混在一起,染上了諸多惡習,被稱為“大姐大”。她來到辛靈中學的時候,頭發染成了彩色,身著黑衫大襠褲,斜挎著“討飯包”,一走路脖子耳朵丁零當啷響。鑒定書材料顯示,小戴是“弱智”,5門課的成績加起來只有100多分。
可想而知,在社會上散漫慣了的小戴是如何不適應學校的管教。有一天她實在忍受不了,從辦公樓二樓跳下去,翻墻逃離了學校。謝小雙知道后,馬上組織教師們分頭找遍了附近的網吧,直到晚上11點仍不見其蹤影。他又派幾個教師蹲守在小戴家門口,終于在凌晨1點等到了她,把她帶回了學校。
后來,每個星期五下午,謝小雙就把小戴送回家,星期一早上再去接她到學校。有時,他還買了水果去她家,沒人在家,就把水果掛在門把手上。過年的時候,謝小雙陪小戴吃年夜飯,把她當作自己的女兒看待。這樣的接送堅持了一年。一天早上,小戴早早收拾好書包,對謝小雙說:“謝校長,以后你不要再來接我了,我肯定會準時到校?!惫?,小戴從此不逃課了,潤物無聲的感化讓她獲得了成長的力量。2011年6月,曾被當作“弱智”的小戴以470多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上海市商業學校,實現了升學的愿望。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小李在技能證書考試前一個月,爸爸摔傷沒人照顧,為了不耽誤她復習迎考,謝小雙組織青年教師建立志愿者服務隊,輪流去小李家為她爸爸送飯、打掃衛生,最終她考取了中式面點、西式面點兩個證書。在謝小雙的推薦下,小李進入一家西餐廳工作。
還有一名偷盜過十幾輛摩托車、電瓶車的男生,在冬天的夜里被凍醒,因為他家中僅有一條露出棉胎的被子。謝小雙帶領教師們捐款,為他購買被子、棉墊、衣褲、襪子等過冬用品,送到他手上。之后,這個男生就像變了一個人,早上5點多就起床到教室自習,最后考入一所技校。
謝小雙說:“辛靈中學的孩子多數來自不幸的家庭,從小缺少情感上的溫暖,變得自暴自棄,但他們本身都是聰明的孩子。學校教師應當珍愛每一個學生,用全心的付出換來浪子回頭,幫助他們從這里走向成功?!?/P>
精雕細刻,辦老百姓滿意的工讀學校
這些年,謝小雙一直在倡導新型的師生關系,不僅要教師愛學生,還要實現學生愛教師。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全體教師吃大苦、耐大勞、獻大愛,把孩子當作親人,對他們“精雕細刻”。為此,學校建立了教師與學生的結對幫扶制度,給學生帶去“一對一”指導。
每天早上6點40分,謝小雙就來到學校,把這里當成家一樣精心打理,使原本破敗雜亂的校園變得面目一新。一樓設有楊浦區青少年指導中心,走廊鋪設了紅地毯,健身房、剪紙刻花室、宣泄室、心理咨詢室一應俱全,成為學生們休閑放松的好去處;天井里的山水小景充滿雅趣,帶來心靈的陶冶;墻壁上、餐廳里、教室后黑板上,都有精心布置的格言警句和行為規范,實現環境育人。
在謝小雙看來,育人是工讀學校第一位的目標,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途徑是教學。有了教學這條主線,學校更像學校,教師和學生才有奔頭。學校還開設了多種拓展性課程,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帶動學生文化課成績的提高。
謝小雙帶領教師們讀書,寫讀書筆記,用閱讀提升教師們的精神境界。他推薦閱讀的圖書包括《給加西亞的一封信》、《窗邊的小豆豆》等。每次開展這樣的活動,他都以身作則,全力投入,并喊出口號:“向我看,跟我干,我的崗位是示范?!庇行iL在前邊領跑,教師們自然不好意思落后了。
辛靈中學為楊浦區挽救了一個個學生和家庭,減少了社會不安定因素。近期,謝小雙參加了楊浦區的巡回報告團,到街道、企業為居民員工講述他的教育情結,喚起全社會對特殊教育的關注。
在辛靈中學政教主任殷勤眼里,謝小雙是一個把大愛獻給孩子的模范。為了給孩子制定最好的幫扶方案,謝小雙召集5門學科教師,共同分析孩子的行為特點,開出診斷書?!八褱屎⒆拥拿}搏,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每一名學生的成長背后,都有他的默默付出?!币笄谡f。(本報記者 董少校)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