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全國已經有384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辦理了助學貸款,合同總金額275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年貸款發放金額;截至9月4日,高校已報到新生中有13.6%的學生通過‘綠色通道’順利入學?!?月6日,在教育部召開的第三場金秋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蔭介紹了全國學生資助工作有關情況。
田祖蔭介紹,2017年,全國資助學生9590萬人次,資助經費總投入1882億元,分別比2011年增長22%、92%。黨的十八大以來的6年間,全國共資助學生5.2億人次,資助經費總投入達8864億元,成為一項重大的民生支出。
努力推進“五個前移”,體系不斷完善
“我國的學生資助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始終堅持按照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的要求,根據經濟社會形勢的變化、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的變化和國家財力可能,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推動了我國學生資助工作高質量發展?!苯逃控攧账靖彼鹃L趙建軍說。
目前,我國已建立起覆蓋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僅黨的十八大以來的6年間,我國新出臺資助政策6項,完善資助政策13項,出臺了完善的研究生資助制度,提高了國家助學貸款額度、延長了國家助學貸款期限,提高了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標準,統一了城鄉“兩免一補”政策,出臺了建檔立卡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費政策等。
據田祖蔭介紹,為確保國家資助政策全面落地,教育部門努力推進“五個前移”。第一是“資助預警前移”。春季學期一開學,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便通過教育部網站、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網站等平臺多次發布學生資助預警,提醒廣大學生警惕電信詐騙,警惕各種打著獎助學金旗號的詐騙行為,警惕各種不良“校園貸”“套路貸”和“回租貸”等。第二是“宣傳時間前移”。在中、高考之前,發布致初中、高中畢業生的“兩封信”介紹學生資助政策。在大學新生錄取階段,提前印制984萬份高校本??茖W生資助政策簡介發給每一名高校新生。第三是“熱線電話開通時間前移”。教育部連續14年開通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并自去年開始,提前了開通時間,延長了服務期限,服務期由一個月延長至52天,同時督促全國31個省份、中央各部屬高校全部開通資助熱線電話。第四是“助學貸款辦理窗口前移”。今年各地助學貸款受理工作較往年提前約半個月時間,助學貸款辦理地點前移到學生“家門口”,通過簡化手續、推行合同電子化等創新方式,進一步提高了助學貸款的受理效率。第五是“綠色通道前移”。全國高校在新生報到現場設立“綠色通道”專區,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一站式”完成入學手續。
資助管理更加規范有序,資助工作更有溫度
“目前,教育部正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關于進一步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有關意見,規范認定依據、認定程序和相關要求,指導各地、各校做好學生精準認定工作?!壁w建軍在發布會上透露。
精準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決定資助政策落實效果的基礎性工作。田祖蔭介紹,目前,各高校根據各地指導標準,結合學校所在城市物價水平、高校收費水平、學生家庭經濟能力等因素,確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標準和資助檔次。各高校同時健全了校、院、年級、班級四級資助認定工作機制,提高認定精準度,杜絕了當眾訴苦、互相比困現象。田祖蔭表示,今年,全國資助管理中心將向全體學生資助工作者提出明確要求,擰緊“保護學生個人信息和隱私”這根弦,讓資助工作更合規、更有愛、更有溫度。
為全面提升學生資助規范化管理水平,全國資助管理中心要求縣級資助中心和中央高校做到“八公布”,即公布資助項目,公布申請條件,公布資助標準,公布申請、審批、發放的程序,公布申請、審批、公示、發放的重要時間節點,公布辦公地點,公布工作人員,公布辦公電話,通過公開透明,促進資助工作精細化、規范化。
在優化服務方面,據介紹,全國資助管理中心明確規定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城鄉低保學生、通過高中預申請的學生,不得要求其再提供家庭經濟困難證明材料。對其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鄉鎮(街道)民政部門、村(居)委會、原就讀高中“三選一”證明即可辦理,做到了讓老百姓少跑腿、少煩心。
各地用“繡花”功夫開展資助工作有益探索
“各地各校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積極行動,用了繡花的功夫、發揮了釘釘子精神,因地制宜創造出了不少好的經驗和做法?!碧镒媸a表示。
在給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經濟幫助的同時,如何發揮資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據介紹,江蘇省在全省高校開展以“我身邊的資助”為主題的微電影創作評選活動,拍攝《資助放飛夢想》等微電影,發到各高校和市縣。貴州省聯合國家開發銀行,堅持每年組織貸款學生參加網絡答題,同時,連續6年持續深入開展誠信教育主題活動,舉辦國家助學貸款誠信教育知識競賽、誠信教育校園情景劇比賽、誠信歌曲大賽等活動。北京大學實施“綠色成長方案”,設立燕園領航、優才拓展等10余項非經濟支持項目,幫助受助學生在思想道德、學習成績、學術科研、社會實踐等方面不斷進步,傳遞公益情懷,培育感恩回報意識。
在精準資助方面,大數據技術正成為精準資助的導航儀?!拔靼步煌ù髮W搭建起學生大數據分析與服務平臺,構建困難生認定和量化資助模型,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識別、精準認定、應助盡助,避免依賴學生提交家庭經濟困難證明的認定方式產生的誤判、漏判?!蔽靼步煌ù髮W副校長鄭慶華在發布會上說。東北師范大學以數學建模的方式,立足于10萬余條數據信息,確立了自己的“量化測評模型”,其中包括“學生困難程度評價模型”和“困難生分類模型”兩個子模型,既能區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與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又能區分困難學生的困難程度,困難學生認定的準確率達到99%。
在依法資助方面,深圳市將“建立健全多渠道的學生資助制度”納入《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建設促進條例》,從實現社會公平和教育公平的高度確立學生資助目標,對促進深圳教育公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山東省依托本省標準化研究院提供技術支撐,開展“學生資助行業標準化”研究,探索、推進學生資助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按鏈式結構建立完善的標準體系,發布并實施34項管理和項目操作標準,使各項工作有標可查。(本報記者 焦以璇)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