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17日電 (記者 余湛奕)中國教育部17日在中國農業大學組織召開“學習回信精神,勇擔時代使命”全國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主題座談會?;鶎泳蜆I畢業生代表、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負責人在座談會上發言。
座談會上,陜西省教育廳、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農業大學介紹了教育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經驗。10名基層就業高校畢業生代表先后發言,介紹了在基層逐夢青春的一線體驗。
2015年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的李康靈,現任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大坪鄉副鄉長(掛職),四川省南充市農業農村局審計監督科科長。2021年4月,李康靈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李康靈告訴中新網記者,自2018年他到涼山州工作至今,三年多的時間走遍了當地2072個貧困村中的1072個,幫助了1.1萬戶貧困戶及時解決他們的問題。
“現在的涼山變化特別大?!崩羁奠`說,首先是路的變化。2016年以前,涼山州的高山上基本是沒有路的,老百姓下山十分困難。但現在,道路已經通道了家家戶戶的大門口,人人都能走出大涼山。其次是房子。曾經涼山州大多數都是土胚房,并且常有人畜混居。而現在即便是在大涼山的最深處,都處處可見窗明幾凈的彝家新寨。第三是村民收入方面,每一個村子包括異地扶貧園區,都因地制宜發展了相應產業,農民通過就地打工等方式可以實現分紅,一般年人均增收可達數千元。
201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外科學專業的周峰是上海寶山區人,現任陜西省寶雞市中心醫院副院長。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讀博期間,周峰看到全國各地的患者如潮水般來到這個國家神經疾病診療中心,心里不禁感慨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看病累。畢業前夕,他毅然放棄了留院工作機會,離開上海前往大西北。
周峰告訴記者,在北上廣一線城市的大醫院,能接觸到全國最好、最先進的醫療技術,但是想要幫助更多的患者,就需要建立更好的醫療保障體系,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得去鄉村和基層,因為那里是基礎醫療的“根子”。
“在北上廣的大醫院里,疾病治療是有??频?。但在西部,我們的病人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對于醫生來說,要求只會更高。在不同的崗位上,我們臨床醫生的目標都只有一個,就是治病救傷?!敝芊逭f。在母校老師幫助下,3年來,累計已有70余名寶雞醫護人員前往復旦大學各大附屬醫院進修,將新技術新項目新理念帶回了西部,并邀請復旦大學博士醫療團隊來到寶雞,服務800余名患者,讓他們在家門口享受到了上海的優質醫療資源。
17日上午,教育部還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辦重點領域校企供需對接會,為高校與重點領域企事業單位搭建人才供需精準對接平臺。此外,為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搭建高校與中小企業供需對接平臺,由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全國高等學校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主辦,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釘釘(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小企業人才供需網絡對接大會”17日正式啟動,共有1000余家中小企業和多家高校參加。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