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開局之年,是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方案落地的關鍵之年。在此背景下,今年高考命題有何特點,體現了哪些育人導向?
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高考命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方向是核心,平穩是關鍵”的原則,堅持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引導,深化基礎性,優化情境設計,強化關鍵能力考查,增強試題開放性、靈活性,引導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加強考教銜接,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充分發揮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促進素質教育發展。
在落實立德樹人、深化“五育并舉”上下功夫
“要在立德樹人全面融入上下功夫,在深化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查和引導上下功夫?!苯逃靠荚囍行南嚓P負責人指出,今年高考加大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入試題的深度,拓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考查的廣度,強化了對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力度。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2021年高考命題牢牢把握百年黨史與試題素材的融合度,用好黨史“教科書”,引導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更加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有考生就表示,看過《覺醒年代》,拿到語文作文題目,倍感自己生逢其時,定要肩負時代責任。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要穩步推進中高考改革,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體系。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今年高考命題充分發揮學科特色形成合力,既突出以德引領、以智為基的考查重心,又體現對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強有力的呼應、引導作用。各學科深入挖掘各具特色的育人素材,內容上更加貼近學生實際,將對體美勞教育的引導與考查內容、考查要求、考查情境有機融合,自然呈現在試題中,形成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效果。
在加強考教銜接、考查關鍵能力上下功夫
多位高中校長、一線教師向記者表示,新高考試卷在引導教學回歸課堂、注重核心素養培育、助力高中育人改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加強考教銜接,今年高考命題進一步深化基礎性考查,強調對基礎知識全面深刻地理解和融會貫通地運用,引導中學教學遵循教育規律,回歸課標、回歸教材;進一步加強聯系實際的應用性考查,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優化試卷結構、豐富呈現方式、改變設問角度,創新考查方式方法,引導中學教與學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
“今年高考命題依托高考評價體系,進一步深化關鍵能力考查,有效鑒別學生的思維品質和發展潛能?!苯逃靠荚囍行南嚓P負責人分析指出,高考試題從材料信息的豐富性、試題要素的靈活性、解題路徑的多樣性等方面增強試題開放性,鼓勵學生發散思維。通過拓寬試題材料的來源,注重聯系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增強情境的時代性,強化對關鍵能力的考查,提升對學生核心素養考查的有效性。
在保持命題平穩、助力改革推進上下功夫
隨著高考綜合改革的推進,今年使用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全國統一高考試卷的新高考省份增加到10個,老高考省份減少到17個,另有4個省份自主命題。為助力改革穩步推進,確保今年高考命題平穩,教育部考試中心開展了對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8省市的實地命題調研,面向使用全國卷的27個省份的網上學情調研,形成詳細的學情調研報告,并結合往年的考試數據及8省市適應性考試數據進行科學分析,為命題提供參考。
“新老高考各卷種充分考慮教情、學情,題型、結構和難度都與去年保持總體穩定,采取了更為科學、穩妥、細致的設計策略,有利于考生穩定心態,發揮水平?!苯逃靠荚囍行拿}專家說。(本報北京6月7日電 記者 高眾)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