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完善高職院??荚囌猩k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還面臨哪些難題和挑戰,如何深刻把握職業教育面臨的形勢任務,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對此,讀者紛紛來信表達自己的思考。
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職業教育肩負著傳承技術技能,培養多樣化人才的天職。從當前畢業生就業形勢來看,職業化教育培養出來的專業化人才,既有利于緩解當前就業壓力,還可持續增加國家人才戰略儲備,利于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難題。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職業教育并不被人們所普遍接受,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寧愿輟學也不讀職業學校的現象,折射出當前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和短板不容忽視。為此,發展職業教育過程中應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是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中的一些一線教師特別是一些老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理論功底尤其是前沿知識缺乏,存在“吃老本”問題,跟不上知識和技能更新換代的需要。一些年輕教師,雖然學歷和知識儲備更優一籌,可對職教生有偏見,認為考不上大學的職教生是難塑之材,因此教學積極性不高,沒有充分發揮教學潛能,體現最佳教學水平。因此,加強職教隊伍素質能力培養和職業操守教育已迫在眉睫。
二是職業教育應緊跟行業熱點和社會需求,不斷推陳出新。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產業現代化發展,全社會對產業工人、技術工人崗位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因為條件所限,一些地方職業技術教材已多年未曾更新,原有教學模式也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所以,必須在教材和教學模式上加強改革,跟進各行業熱點和技術需求,不斷完善教學設計和規劃,使職業教育真正走上前沿化發展之路。(稅務總局營口市稅務局 朱延嵩)
糾正職業認知偏差
如今,很多家庭希望子女以后能進機關,認為當技工沒出息、沒面子,不愿意讓子女上職業學校。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職業教育一直熱度不高,這也是導致“技工荒”的一個重要原因。當前,亟需糾正對職業教育的認知偏差。
一是需要多方面制度支撐。發展職業教育,不能光靠說教和宣傳,關鍵是政策層面的推動。嚴格的職業準入制度、“雙證書”(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制度還不健全,需盡快完善宏觀層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相應支撐。
二是架設職業轉換通道。建立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雙向流動的通道,普通學校和職業院??梢蚤_展課程和學分互認,學生可以通過考試在普通學校和職業院校之間轉學、升學,普通高等學??梢哉惺章殬I院校畢業生,并與職業院校聯合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在確有需要的職業領域,可以實行中職、???、本科貫通培養。這種互通有無的辦學方向,能夠體現時代特點,擴大學生選專業、轉專業的自主權,對培養對象調整、完善人生規劃十分有利。
三是提供更多職業選擇。規范清理影響職業院校畢業生公平就業的政策,不僅是一個就業問題,同時也事關職業教育發展。近年來,無論公務員考試還是事業單位人員招錄,通過專業限制對職教生人為設置諸多門檻,這也是職教熱不起來的原因之一。發展職業教育,要用好就業的指揮棒,打通就業壁壘,破解職業圈層,這樣不僅有利于擴大職教生源,客觀上也會增加工匠型人才的供給。(河南淮濱縣委組織部 張全林)
嚴把生源質量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技能人才的支持。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成為阻礙一些高科技領域加速發展、掣肘生產制造行業轉型升級的壁壘。今年高職院校要擴招100萬人,充分表明國家對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視。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這一環節入手,可謂抓住了人才結構布局完善的源頭,這必將推動人才隊伍建設與社會發展更好匹配。不過,擴招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數量變化,更要嚴把生源質量關,在“提量”的同時,更要注重“保質”。
此次高職院校擴招,除了針對傳統應屆高中畢業生外,還將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納入其中。相比之下,生源構成較為復雜,基礎知識結構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招生前期做足功課,除了尊重學生專業意向外,還要根據課程難易程度提供必要參考信息和專門指導,在產教融合、校企結合、工學交替上多做工作,盡可能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讓高職院校學生學有所成。
此外,建立必要的考評機制十分必要。高職院校應轉“寬進寬出”為“嚴進嚴出”,在加強過程管理的同時,嚴格學分管理,加大實踐鍛煉,讓走出校門的技能人才經得起技術檢驗,受得住崗位驗證。有關部門也應加大對高職院校的監督考評,針對不同規模高職院校,量化招收目標,明確技能人才培養長期路線,將人才培養質量納入升學、晉級、評優參考,倒逼職業院校主動作為。(云南昆明市官渡區臨江路臨江園 周軍)
重視教師隊伍建設
辦好職業教育,關鍵在于理論聯系實際和產教融合,做好理論聯系實際的關鍵還在于教師隊伍的建設。
長期以來,高校教師大多是“學而優則師”,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幾乎沒有離開過校園、沒有深入社會,實踐經驗相對偏少。職業教育也基本類似,很多教師沒有企業工作經驗,很少接觸市場,這是我國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容易與社會脫節的重要原因。社會上有些職業技術學校之所以有名氣,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相關學校以培訓實用技能為教學中心,以市場和就業為導向,抓住了把學員的技術技能培訓好這個重點,確保了學員順利就業。
近幾年,我國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強調打造“雙師型”教師,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整體效果還不太理想。原因在于,沒有對辦學模式和教師管理制度徹底改革,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社會人才和市場人才沒有全面參與到職業教育中來?!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規定,促進產教融合育人機制,狠抓教師、教材、教法改革,從2019年起,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聘。這為建設高水平的職業教育教師隊伍指明了方向。
筆者認為,要辦好現代職業教育,一定要探索多種形式的校企聯合辦學模式并創新校企合作,讓企業參與編寫教材,讓具有豐富市場經驗和企業經驗的社會人才走上講臺,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到切切實實的技術技能,并在畢業后很快適應市場要求和工作需要。(廣東君睿財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財商研究中心 徐鳳明)
建好在線教育平臺
如今,隨著網絡滲入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在線職業教育服務平臺已成為推動在線職業教育發展,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和技術技能的重要推動力。應努力打造在線職業教育服務平臺,借助互聯網,組織廣大職業工人學習網絡技術,使他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全面掌握現代技術技能,增強職業工人的科學管理能力和技術技能。
一是相關部門應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機構改革,建立健全和完善在線職業教育信息化管理機構。要在加大投入和完善政策方面加快推動在線職業教育發展步伐,配備和充實在線職業教育信息化管理專職人員,提高在線職業教育服務質量、水平和效率。
二是認真履行在線職業教育信息管理職責,提高在線職業教育管理水平和能力。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在線職業教育管理方式,積極為現代職業工人提供科學技術、經營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信息服務,讓在線職業教育信息進入千家萬戶。同時,還要充分利用電話、手機短信、廣播、電視、報紙雜志、互聯網等多種渠道,形成現代信息網絡與平面媒體優勢互補的在線職業教育信息服務網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為現代職業工人服務。
三是加快在線職業教育信息化人才培養,提高在線職業教育信息化管理隊伍整體素質,努力打造一支業務精良、保障有力的高素質在線職業教育信息化管理隊伍,全面提高在線職業教育服務的質量、水平和效率。(云南宣威市文興鄉黨政辦 周均虎)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