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7日,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20條”)專題培訓班(第一期)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繼續進行。財政部、教育部、國家開放大學有關同志及有關專家分別作了“中央財政支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管理工作情況介紹”“新形勢下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環境與趨勢思考——以高職教育為例”“新時代職業教育的總體布局”等主題報告。
經過深入學習和研討,大家一致認為,國家將職業教育擺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隨著職教20條的印發以及一系列保障文件的出臺,統籌有力、協調有序的政策合力初步顯現,左右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逐步完善,“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新時代風尚正在形成,奮力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為促進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凝聚了人心,提振了信心,堅定了決心。
聚焦“改”字,推進職教改革。電商行指委陸春陽認為,高職擴招100萬是一次大擴招、大投入、大改革、大覆蓋,也是當前一個重要的政治任務,既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也是解決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技術技能人才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之舉。江西省教育廳副廳長裴鴻衛認為,推進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離不開中央財政的有力保障,建議從國家層面統一制定中、高職生均撥款標準和具體的時間表。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馬駿表示,要強化組織協調,督促工作落實,推動多元辦學,激發內生動力,取得新的成效。吉林省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處李克表示,要不遺余力推動職業院校辦學體制改革,支持由企業直接舉辦職業院校,建設學習工廠或者多元辦學,搞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開展職業學校校辦工廠建設試點,建設服務教學的非營利性校辦工廠。
突出“融”字,服務產業發展。全國生物技術行指委陳紅杰、全國煤炭行指委劉曉帆認為,產教融合是職教20條的主攻方向,各行指委要充分發揮鏈接學校、行業、企業和政府的紐帶功能,讓行業在職業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鄭麗梅認為,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根本是走產教融合之路,其中行業組織作用不可或缺。行業組織應主動作為,更加積極主動發揮作用,提高服務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行動力和貢獻力。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鄧沁泉認為,要增強專業對接產業能力。根據重慶的特點,建立由市級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支持區縣、學校、企業積極爭取國家試點任務,參與國家產教融合工程。繼續推進“雙基地”、現代學徒制試點、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設等項目建設。
注重“謀”字,破除政策壁壘。職業教育由于多種因素制約和歷史欠賬,仍然是我國教育體系的薄弱環節,急需統籌考慮、長遠謀劃,破除體制機制難題。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白浩表示,推進改革已到深水區,破除各方面瓶頸,需要全社會動員起來,真正支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教育類專業教指委秘書長霍麗娟認為,系列利好政策密集出臺,政策體系框架逐漸清晰,企業的積極性被極大的調動起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副局長劉培俊認為,要修訂《職教法》《教育法》《經濟法》,把企業參與、舉辦和支持職業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把企業的職業教育責任由“社會責任”上升為“法律責任”,兩類制度一體設計,依法保障強力執行。
緊盯“合”字,形成工作合力。寧夏職業教育園區管委會江志安認為產教融合不是教育一方面能夠解決的,需要政府協作推進,這就要求要積極發揮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優勢,凝聚部門共識,形成工作合力,統籌推進工作。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廣東省教育廳同志認為職業教育應將產業與教育“融成一體”,由政府搭臺,將學校建到大型企業附近,或者到企業園區里,合力解決企業的需求。海南省財政廳教科文處王東表示,海南省財政廳將會同教育、人社等部門,通過制度設計、政策設計、標準設計拉動職業教育投入,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保障。
抓牢“質”字,下好一盤大棋。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同志認為,要推動產教融合不斷深入,構建產教融合政策措施,解決產教融合的痛點。擴招100萬是國家戰略布局,要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不縮水。部分地方發改、財政、人社等部門同志認為,要暢通職教人才“立交橋”,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類型教育,確保改革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將一張藍圖繪到底。行業企業同志認為,下好這盤大棋,要發揮行業指導作用,調整職業教育師資結構,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推動企業人員和教師雙向流動。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