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改革的決策部署,2019年4月25日,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同志出席《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20條”)專題培訓班(第二期)并講話,就“職教20條”的核心內容和豐富內涵,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類型教育發展方向、本科職教試點、高職擴招百萬、“雙高計劃”、1+X證書制度試點、學分銀行、產教融合組合拳政策等8個方面進行了講解,對各地各校進一步貫徹落實職教20條提出了明確要求,并現場回答了學員們關切的熱點問題。來自地方教育、發改、財政、人社部門,職業院校、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訓評價組織的負責人共約180人參加本期培訓班。
當晚,培訓班9個小組針對孫堯同志的報告內容和下一步如何落實職教20條進行了熱烈研討,大家一致認為,孫堯同志的報告高屋建瓴、內容豐富,講出了戰線的期望,回應了戰線的呼聲,幫助學員們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認識、明確了重點、清晰了方向、增強了信心。大家一致表示,全體“職教人”要不負中央期望和群眾期盼,集思廣益、勇于改革,不等待、不觀望,主動在服務國家戰略和促進就業創業上為國家排憂解難,著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奮力書寫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的奮進之筆。
落實職教20條,地方要擔當。陜西省教育廳孫建寧認為,聽了孫堯同志的主旨報告后,對職教20條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深感使命和責任重大,回到地方后將組建宣講團,將職教20條原汁原味的傳遞到各級政府、學校及教師。湖南省發改委胡蓉暉認為,職教20條的頒布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職業教育迎來了大改革大發展的重大機遇。作為地方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主動體現擔當,出實招硬招,形成發展職業教育的巨大合力。江蘇省人社廳陳芳認為,要因地制宜建立多元合作產學研育人平臺,通過校地合作、校企合作、軍民融合等途徑,進一步促進職業院校辦出特色,全面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努力推動本區域職業教育發展。重慶市財政廳陳定認為,地方要制定路線圖、時間表,在政策上要突破,在財政上有保障,配合職業院校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舉辦技能大賽,營造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育人氛圍。
落實職教20條,行業要參與。冶金行指委黨中勤認為,落實職教20條,行業要發揮指導功能,在特色高水平專業、標準體系、產教融合型企業等方面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交通行指委姜彥寧認為,職業教育關乎國家整體發展布局,圍繞職業教育改革,要發揮行業優勢,培養高質量的遠洋、鐵道、航空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餐飲行指委張大海認為,要立足行業,架設好職業院校與企業的橋梁,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為學校引入“雙師型”人才,推廣1+X證書制度,為培養學生以及就業培訓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做好基礎工作。物流教指委郭肇明表示,職教改革是一項福及民生的大工程,我們要做好“產端”和“教端”的黏合劑,解決職業素養和適崗技能的培養問題。
落實職教20條,院校要行動。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覃川認為,改變社會上對職業教育的傳統偏見,職業院校要以實際行動真抓實干職業教育,倒逼學校在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推出新的舉措。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盧坤建認為,要允許、鼓勵各個學校根據自己基于對行業、產業未來發展理解基礎上的創新,形成面向產業新需要、指向世界一流水平的建設方案。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陳加明認為,從報告中深刻體會到了“改革的信號”,感覺到了“校長的使命”,要把職教20條變成職業院校的自覺行動和“施工藍圖”。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趙柏森指出,職教20條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職業院校要積極行動,找到學校人才培養和社會崗位需求的最大公約數和最佳銜接點。
落實職教20條,企業要作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與職業院校要深入探索實施高水平的產教融合,促進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現教學標準與產業標準、課程及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教學過程與職業崗位勞動生產過程、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培訓的全面對接。北京祥龍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應聘請產業導師和有豐富經驗的企業技術管理人員到學校任教,同時鼓勵教師在保證教學質量的情況下面對企業開展應用技術研發,實現教育與產業協同發展。四川航天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門,發改、財政和人社部門等結合本區域實際,有重點、分層次推進試點項目等工作,制定配套激勵支持政策,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形成職業教育改革的整體效應。山東京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職教20條的出臺,讓企業看到了國家對職業人才“供給側”改革的決心和對大力發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的信心,真正讓先“吃螃蟹”的創新者先受益。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