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語用〔2004〕1號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頒布《漢語拼音方案》。2003年11月28日,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召開“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45周年座談會”,國務委員陳至立出席會議并發表題為《要重視并加強漢語拼音推行工作》的重要講話。陳至立國務委員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45年來漢語拼音推廣、應用所發揮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績,對進一步做好漢語拼音推行工作,特別是重視并加強漢語拼音教學和科學研究提出了明確要求,對于做好新世紀的漢語拼音推行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語言文字工作部門要認真貫徹講話精神,重視并切實做好漢語拼音推行工作,提出規劃和目標要求,進一步落實措施,加強監督檢查。
現將講話印發你們,請及時轉發并認真學習、貫徹。
要重視并加強漢語拼音推行工作
--陳至立國務委員在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4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2003年11月28日
同志們:
今天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的領導同志和有關部門、有關方面的代表和專家學者集聚一堂,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45周年,回顧總結《方案》制定和推行的歷史,總結45年來取得的成績,規劃未來的推行工作,十分必要。我謹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向為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付出努力的各級領導、各有關部門、專家學者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新中國成立之初,為適應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需要,黨中央做出進行文字改革的重大決策,確定了整理和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三項任務。在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親自指導下,國務院為了領導和推動此項工作,設立了直屬機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教育、文化等部門積極參與了相關工作。制定漢語拼音方案是關系到全國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1956年至1958年間,國家公布了《漢語拼音方案(草案)》,成立了審訂委員會,經廣泛征求意見和多次修訂,國務院全體會議通過了《關于公布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決議》和《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宣傳工作要點》,并確定了宣傳月。1958年2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正式通過頒布了《漢語拼音方案》。
45年來,國務院及其有關組成部門制定了一系列推行漢語拼音的法規、文件和規范標準,對漢語拼音在教育、文化、工業、貿易、科技、外交、通信、交通、鐵路、民航、體育、衛生、公安、旅游、測繪、城建以及民族事務等領域的推廣使用做出了明確規定,并采取措施認真落實。目前,漢語拼音的推行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漢語拼音已經成為億萬群眾普遍掌握的一種重要知識技能,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很大影響。漢語拼音是我國語言文字史上的重要創新,對學習、普及漢語起到了歷史性的作用,在經濟、社會、軍事、外交、民族團結等各個領域中都立下了不朽功績。在信息社會中,漢語拼音更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實踐證明,漢語拼音是我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45周年,要認真、全面總結推行漢語拼音的歷史功績和工作經驗,繼續大力宣傳,使全社會進一步認識漢語拼音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推行和正確使用漢語拼音的自覺性;更要適應國家未來發展的需要規劃好相關工作,使漢語拼音在新時期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剛才許副委員長已經對漢語拼音的推行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教育等部門也將進行總結和規劃,下面我對這項工作提幾點希望:
一、推行漢語拼音是國家的一項重要語言文字政策,也是法律的規定,國務院各部門、各級政府部門要重視并加強這項工作,要認真貫徹國家有關法律和政策,負起相關責任。教育部門、語言文字工作部門首先要做好規劃、指導、協調、推動工作。各部門要積極配合,做好各自領域的推行工作。
二、要重視漢語拼音教學和研究的基礎作用。在初等教育、掃盲和特殊教育中,都要教授并保證學生掌握漢語拼音,充分發揮它在識字、普通話教學以及信息技術教育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對于漢語拼音應用中急需的規范標準和技術支持,要做出規劃,集中攻關,盡快提出妥善解決的辦法,以方便社會應用。這方面的工作需要教育部門、科研部門增強責任感,主動承擔相關任務,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教學和科研能力,為社會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
三、要擴大漢語拼音的應用范圍并提高應用的規范化水平。各部門、各行業系統要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正確使用漢語拼音,糾正應用中的混亂現象,使漢語拼音的社會應用面貌在本世紀初葉得到較大改觀,更好地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為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發展科學、教育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
謝謝大家!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