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發〔2004〕4號
按照《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編制2004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通知》(教發〔2003〕15號)的要求,現將《2004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2004年研究生教育事業的發展,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培養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要求的拔尖創新人才。各地、各部門和各招生單位要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的精神和要求,著眼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戰略的需要,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大力提高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人力資源建設的能力。
二、經對各招生單位主管部門申報的招生計劃審核,確定2004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共安排326213人,其中國家計劃183305人,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招生計劃142908人。招生規模中,博士生招生規模53096人,碩士生招生規模273117人(詳見附件一)。
上述計劃中,中央部委所屬高校研究生招生規模共安排193878人,其中國家計劃104692人,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招生計劃89186人。國家計劃中,博士生國家計劃25196人,碩士生國家計劃79496人。
三、各招生單位要按本通知確定的招生規模,做好分專業招生計劃的安排。要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需要以及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加大招生專業結構調整力度,努力擴大與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密切相關、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學科專業的招生規模。
四、為了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師資隊伍建設,2004年繼續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師資計劃。專項師資計劃已含在下達的碩士生招生規模之內,有關招生單位要確保此項計劃專門用于為高等學校定向培養師資,保質保量完成。除專項師資計劃之外,有條件的招生單位(特別是高等學校)研究生招生計劃增量部分的安排,也要盡可能向高校師資人才培養傾斜,以緩解目前高校師資緊缺狀況。
五、2004年繼續在少數高校安排強軍計劃,為部隊培養急需的碩士層次工程技術人員,以適應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強軍計劃含在下達給有關招生單位的碩士生國家計劃之內。
六、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精神。各招生單位要根據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對高層次專門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結合本單位研究生培養能力、辦學條件等實際情況,盡可能擴大為西部及少數民族地區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國家計劃內定向或委托培養研究生規模,為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服務。
為西藏培養碩士層次人才的援藏計劃為國家計劃,其指標已包含在下達給有關招生單位的碩士生國家計劃之內。
七、經教育部批準開展聯合培養博士或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的單位,其2004年聯合培養研究生的招生規模已含在合作方(即學位授予單位)的招生規模之內,分單位招生規模安排情況詳見附件五。有關單位應按照《教育部關于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研〔2003〕3號)的精神,加強對聯合培養工作的管理,確保聯合培養研究生的質量。
八、各招生單位應按要求將填好的《2004年博士生分專業招生計劃匯總表》(附件二)、《2004年碩士生分專業招生計劃匯總表》(附件三)以及數據庫(結構及要求見附件四)一同報送主管部門(同時報送所在地省級招辦一份),主管部門匯總后于2004年2月20日前分別報送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和高校學生司。數據庫可用電子郵件發送,電子郵件地址分別為fgs_syjhc@moe.edu.cn、liqiang@moe.edu.cn。
九、研究生招生計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宏觀調控主要指標之一,各地方、各部門、各招生單位要堅決維護國家計劃的嚴肅性。招生單位錄取的博士生、碩士生人數不得超過國家下達給本單位的博士生、碩士生招生規模數。個別招生單位在錄取階段確需調整招生計劃的,由其所在地的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將調整意見匯總后于2004年5月10日前報教育部審批,有關材料報送高校學生司。
十、在研究生招生計劃執行過程中,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門和招生單位,要切實加強研究生招生計劃管理,認真遵守國家有關研究生招生的政策和規定,保證研究生教育積極健康發展。
解放軍系統的研究生招生計劃由解放軍總政治部干部部安排,并將計劃安排情況抄送各招生單位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
附件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