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工委字〔2001〕2號
2001年5月20日是第十一次法定“全國助殘日”,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頒布實施十周午,組織好本次“全國助殘日”活動,對于在新世紀依法發展殘疾人事業。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全面實施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五”計劃綱要,實現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的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主題
深入貫徹保障法攜手邁入新世紀
二、背景與意義
我國有6000萬殘疾人,是社會中一個特殊而困難的群體,他們在生活保障、勞動就業、醫療康復、文化教育、平等充分參與社會生活以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礙,需要黨和政府給予特別扶持和幫助,需要全社會的理解、支持、關心和幫助,并依法維護殘疾人的各項權益。
黨和政府歷來關心殘疾人,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990年12月28日通過并于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為全面發展殘疾人事業,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殘疾人保障法頒布十年來,各級黨委和政府、有關部門對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省、市、縣普遍出臺了殘疾人保障法實施辦法、有關條例和扶助殘疾人的優惠政策;宣傳、教育、公安、民政、司法、人事、勞動保障、文化、衛生、廣電、體育、殘聯等部門加強了法制宣傳和行政執法力度;殘疾人事業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和監督不斷強化;逐步建立健全了為殘疾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制度和網絡;將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納入當地法律援助體系;廣大法律工作者以維護司法公正為己任,努力為殘疾人提供優先、優質、優惠的法律服務與法律援助,依法維護了殘疾人的各項合法權益。
全面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加強保障法的執法檢查力度,推動各地區制定和落實有關實施條例和對殘疾人的各項優惠政策,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使他們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是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重要內容,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標志。進一步深入開展殘疾人保障法的宣傳活動,貫徹落實保障法的各項條款,對于弘揚人道主義。倡導社會助殘意識,在新世紀依法發展殘疾人事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措施
1、各地要在助殘日前召開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會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在本地的執行情況,研究部署實施保障法工作,制定和落實各項實施條例和辦法,出臺優惠政策;由各地殘工委協調、組織公安、民政、司法、人事、勞動保障、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殘聯等部門對殘疾人保障法落實情況進行一次綜合檢查;結合本次助殘日主題,繼續為殘疾人提供多種扶助,細化切實可行的實施條例和優惠政策,抓好督促、檢查和落實。
2、請各地黨政軍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助殘日期間走訪、慰問殘疾人、殘疾人法律援助機構和落實殘疾人保障法的先進單位和個人。
3、各級公安、司法部門對嚴重侵犯殘疾人合法權益的案件加大打擊力度,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傷害、遺棄、虐待殘疾人的犯罪活動。
4、切實抓好殘疾人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工作。各級司法行政部門要切實將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納入當地法律援助體系,建立健全殘疾人法律服務網絡,逐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各地法律援助中心、律師事務所、公證處等要繼續為殘疾人提供優先、優質、優惠的法律服務。
5、各級司法行政部門、政法院校和殘聯要積極培養熱心為殘疾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志愿者隊伍,努力開展普法教育、法律助殘等活動。鼓勵、引導廣大殘疾人學法、知法,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并將此項助殘活動納入各級志愿者助殘聯絡站工作范圍,做到規范有序,落到實處。
四、宣傳
1、請各地黨委宣傳部將助殘日活動的宣傳報道工作納入本地年度宣傳工作和普法教育計劃之中,提早安排,統一部署,形成宣傳規模。
2、首都和各地新聞單位要緊密圍繞本次助殘日主題,大力宣傳殘疾人保障法以及各地貫徹實施殘疾人保障法取得的成就;宣傳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五”計劃綱要全面實施的意義和舉措;廣泛報道各級黨政軍領導、有關部門負責人走訪慰問殘疾人,以及社會各界為殘疾人提供法律服務的感人場面;宣傳殘疾人學法、用法的先進典型;全面、深入報道在助殘日期間舉行的各種社會公益活動。
3、各地要充分利用網站、公益廣告、宣傳櫥窗、標語口號等多種形式進行殘疾人保障法的宣傳;在助殘日期間發動和組織力量在本地區主要街道、路段設立殘疾人保障法咨詢臺,并通過領導人講話、報告會、座談會、普法知識競賽、文藝演出等形式,營造實施殘疾人保障法,依法發展殘疾人事業,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社會氛圍。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