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督廳〔2001〕3號
近日,我部接人民群眾來信,反映湖北省陽新縣潘橋鄉教育組在“普九”復查中弄虛作假,造成小學生意外觸電身亡的事故。我部立即責成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進行核查。經查,人民來信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
2000年12月12日至15日,湖北省黃石市政府教育督導室根據省政府確定的“普九”驗收復查制度,對陽新縣的“普九”工作進行復查。為了順利通過復查,該縣潘橋鄉教育組在組長胡慶林的組織下,對學生普及程度情況弄虛作假,冒名頂替,造成潘橋鄉舒畈小學女生吳清菊2000年12月11日上午在去潘橋中學冒名頂替途中,因高壓線突然斷落被擊倒,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的重大事故。
目前,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和陽新縣委、政府已分別對潘橋鄉及有關責任人弄虛作假行為進行了處理。
堅持實事求是,是“兩基”工作的重要方針。對于各種弄虛作假行為,各級黨委、政府、教育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是堅決反對的。我部對“兩基”工作堅持實事求是的要求三令五申,但湖北省陽新縣潘橋鄉教育組依然我行我素,弄虛作假,嚴重地敗壞了黨的作風,損害了教育事業和政府形象,性質是嚴重的,特予通報批評。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以此為鑒,吸取教訓,加強領導,認真貫徹落實我部《關于堅持標準保質保量推進“兩基”工作的通知》(教督〔1999〕3號)精神,進一步提高對“兩基”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增強歷史責任感,進一步提高干部隊伍的思想認識,改進工作作風,本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堅決反對弄虛作假。對在“兩基”工作中弄虛作假行為,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關于陽新縣潘橋鄉在接受“普九”復查中弄虛作假情況的報告
湖北省政府教育督導辦公室
(2001年2月12日)
2001年元月中旬,接到陽新縣潘橋鄉在“普九”復查中弄虛作假,造成小學生吳清菊意外觸電身亡的來信后,引起了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和省教育廳領導的高度重視,立即責成黃石市政府教育督導室進行嚴肅查處。2月8日,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又組織調查組赴陽新就此事進行了專門查辦,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陽新縣潘橋鄉在“普九”復查中弄虛作假的情況屬實。
陽新縣是1998年12月14日至19日經過省政府組織的“普九”驗收的。根據省政府確定的“普九”驗收復查制度,黃石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組織復查組,于2000年12月12日至15日對陽新縣的“普九”工作進行復查,省政府教育督導室派人參加了這次復查。
2000年12月4日晚上,潘橋鄉教育組組長胡慶林在其辦公室主持召開教育組成員例會,研究如何做好迎接“普九”復查工作。當主管普及程度的劉道清匯報到普及程度一項的準備情況時說:“就普及程度而言,雖經我方努力,潘橋中學仍差幾十名女生,能否在復查時從公和、舒畈、巢門等小學抽一些女生來頂一下缺口?”胡慶林當時說:“小學生個子太小怎么辦?”劉道清說:“分開座,問題不大?!焙鷳c林接著說:“既然如此,就只能從小學抽一些女生來頂替,具體事情由劉道清安排?!碑敃r出席會議的其他成員對此沒有提出反對意見。12月8日按照潘橋鄉教育組的安排,由劉道清組織公和、舒畈、巢門三所小學抽到潘橋中學來冒名頂替的90名女生到潘橋中學進行了一天的演練,演練的主要內容是要這些頂替的學生記住被頂替者的名字、家庭情況、所在班級等有關情況。演練過程中,胡慶林到學校去看過一次。演練結束后, 通知公和、舒畈、巢門三校的學生于12月11日到潘橋中學頂替。
二、小學生吳清菊在到潘橋中學途中觸電意外身亡。
2000年12月11日上午,潘橋鄉舒畈小學女生吳清菊按鄉教育組的安排在從家里到潘橋中學上學的途中,當走到舒畈到潘橋中學路段的一高壓線下時,因高壓線年久失修,突然斷落,吳清菊被高壓線當場擊倒,后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事故發生后,陽新縣委、政府及教委十分重視,迅速派出調查組奔赴潘橋鄉,協助督辦、處理。潘橋鄉立即成立了以鄉黨委副書記董才和為首的善后工作領導小組,召集派出所、供電所、教育組及舒畈村等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協調處理此事。并于12日下午做通吳清菊同學父母及家屬的工作,達成賠償協議,由電力部門一次性賠償死者家屬人民幣三萬元,教育部門資助人民幣伍仟元。13日下午,該生遺體安葬。
三、市、縣兩級已對潘橋鄉教育組弄虛作假行為作出初步處理。
潘橋鄉教育組在迎接“普九”復查中弄虛作假,造成學生意外死亡,在當地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嚴重損害了教育的形象。為此,陽新縣教委黨組決定對胡慶林同志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免去其教育組組長職務,并將潘橋鄉教育組在“普九”迎檢過程中弄虛作假的行為通報全縣;潘橋鄉黨委給予胡慶林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陽新縣委、政府近日決定由縣紀委、縣監察局對潘橋鄉弄虛作假行為進一步開展調查,對相關責任人給予進一步的處理,并將此事在縣電視臺、報紙上公開曝光。黃石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對潘橋鄉的弄虛作假行為予以通報批評。
潘橋鄉教育組在迎接“普九”復查中弄虛作假的行為,性質是嚴重的,影響是很壞的。這也反映了我們的干部隊伍中有些人的思想作風不正、工作作風不扎實。我們要從這一事件中吸取教訓,舉一反三,深刻反思過去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大力開展干部隊伍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教育,堅持實事求是,堅決反對弄虛作假的錯誤行為。
陽新縣是我省25個國家級的貧困縣之一,在1998年接受省政府“普九”驗收時,在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的情況下,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發揚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大災之年大干“普九”。1999和2000年連續兩年均遭受洪災和旱災,“普九”工作不松勁,特別是在目前學生流失情況普遍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在抓普及程度方面做大量的工作,成績是主要的。對于個別鄉鎮在“普九”復查中弄虛作假行為的處理,陽新縣委、政府態度是堅決的。今春開學前,由縣委、縣政府主持召開了全縣鄉鎮一把手會議,以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嚴肅批評處理潘橋鄉弄虛作假的行為。采取過硬措施組織學生入學,工作比較主動,以實際行動繼續做好教育工作,盡快挽回不良的社會影響。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