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基〔2001〕19號
新世紀第一年,國務院召開了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印發了《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簡稱《決定》)。這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我國初步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宏偉目標后,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所作出的重大決策?!稕Q定》以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基礎教育工作的經驗,分析了當前基礎教育面臨的形勢,深刻闡述了基礎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描繪了進入新世紀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藍圖,提出了解決基礎教育突出問題的治本之策,抓住了推進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環節,對深化教育改革、扎實推進素質教育作了進一步的部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稕Q定》是指導我國新世紀初基礎教育工作的綱領性文獻,《決定》的頒布和實施,必將對我國基礎教育乃至整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和深遠的影響。為了組織教育系統的廣大干部、教職工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決定》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認真學習、宣傳《決定》精神是當前教育戰線特別是基礎教育領域的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當地黨委、政府的部署,及時傳達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組織廣大干部、教師認真學習《決定》和國務院領導同志在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要深刻認識《決定》形成的時代背景,深刻認識《決定》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作出的重大部署,深刻領會《決定》的精神實質,把思想認識統一到《決定》的精神上來。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集中精力抓好領導班子的學習,切實組織好面上的學習、宣傳活動。各地要在暑期集中一段時間,組織廣大干部、教師、各級教研人員開展學習活動,并將學習《決定》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要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決定》精神。
二、深入調查研究,扎實工作,狠抓落實?!稕Q定》對“十五”期間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保障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扎實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化辦學體制改革等事關基礎教育全局性問題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中央有關部門已經制定印發了一系列貫徹《決定》精神的配套文件。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迅速行動起來,認真研究制定本地區落實《決定》和有關配套文件的具體措施;要積極主動地向當地黨委、政府提出落實《決定》精神的建議;要加強與各有關部門的溝通與合作,積極爭取有關部門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進一步支持;要加強調查研究,注意研究解決貫徹落實《決定》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并采取切實措施,幫助基層解決落實《決定》中遇到的困難。加強監督和檢查是落實《決定》精神的重要環節,各地要開展專項督導,督促基層將《決定》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教育部將在適當的時間,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貫徹落實《決定》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三、深刻領會《決定》關于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各項要求,增強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自覺性?!稕Q定》關于推進素質教育的各項任務的落實,主要依靠教育部門和學校廣大教育工作者。各地要緊緊抓住轉變教育觀念、改進和加強德育工作、課程教材和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關鍵環節,采取切實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力爭使素質教育的推進取得突破性進展。要繼續貫徹落實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印發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簡稱《綱要》),綱要》是落實《決定》的重要配套文件,各地要組織基礎教育工作者認真學習《綱要》,在課程改革實踐中落實《綱要》精神,加快推進課程教材改革,更新教學內容。要切實抓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深化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四、堅決糾正教育領域的不正之風,樹立教育工作的良好形象。教育戰線的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把黨和國家對教育工作的重視和人民群眾對教育事業的關心支持作為我們做好工作的根本動力。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帶好隊伍,樹立教育工作的良好形象。堅持依法治教、以德治教,嚴格執行各項制度,堅決剎住一些地方和學校的亂收費現象,堅決剎住在招生中的不正之風。對于違規違紀的人和事,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
五、振奮精神,開拓進取,努力開創基礎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深刻認識貫徹落實《決定》精神,是教育部門和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推進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極好機遇。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戰線的同志要抓住機遇,積極進取,扎實工作,狠抓落實;要緊密結合各地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為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作出新貢獻。
各地學習貫徹《決定》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情況要及時向我部作出報告。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