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疾控發〔2000〕414號
1992年衛生部、國家教委、全國愛衛會聯合下發的《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方案》實施已近尾聲,為考核各地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進展情況,制定新世紀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計劃,我們制定了《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終期考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F將《方
案》印發給你們,請按照《方案》的要求,認真組織考評工作,并于2001年7月底前將考評結果報衛生部和教育部。衛生部、教育部將于2001年9至10月對各地考評情況進行抽查驗收。
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終期考評方案
一、考評目的
?。ㄒ唬┩ㄟ^評價1992-2000年間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規劃的完成情況,總結成績和經驗,發現問題和差距,推動學生常見病防治工作向更深層次發展。
?。ǘ┓治龈鞣N學生常見病在新形勢下的發展特點和趨勢,據此制定新的干預措施,并為各級政府制定2l世紀防病規劃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考評內容和指標
以1995年全國學生常見病防治規劃中期考評結果為基線(若沒有1995年數據,可用相近年份資料代替),以各省區市統一組織的自查為主要形式。內容包括兩個部分:(1)“六病”綜合防治措施執行情況;(2)2000年與1995年相比,“六病”防治各項具體指標的達標進展情況。
?。ㄒ唬W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措施
用以下五項指標反映綜合防治措施的落實情況:
l、領導小組是否發揮作用,組織結構是否健全。
2、以縣(市)為單位,鄉中心以上中小學中擁有專(兼)職衛生人員的學校數。
3、以縣(市)為單位,鄉中心以上中小學進行“六病”監測(以定期開展監測和建立防治檔案為主要標志)的覆蓋率。
4、以縣(市)為單位,進行“六病”防治學校的覆蓋率。
5、開展健康教育學校的覆蓋率。
?。ǘ傲 狈乐胃鲉雾椫笜诉_標情況
用以下九個單項指標反映六種常見病的防治工作進展:
l、蛔蟲感染率
2、沙眼患病率
3、貧血患病率
4、齲均
5、齲齒充填率
6、刷牙率
7、視力低下率
8、營養不良患病率
9、肥胖檢出率
三、考評程序和方法
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和教育廳(局、教委)聯合成立“學生常見病防治終期考評領導小組”,統一組織本次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終期考評。
2、檢查人員由衛生、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組成,同時抽調當地業務素質較高的專業人員參加。
3、檢查內容:
1)查閱資料檔案。
2)現場檢查(限于省級抽查的30所學校),包括:(小學生)正確刷牙情況和(中學生)恒牙齲患情況。
4、各地以縣(區)為單位進行自查,由地市級、省級衛生、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逐級抽查,
結果報省級學生常見病防治終期考評領導小組辦公室。
5、各省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內按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分好(含省會城市)、中、差三個片(可以和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的抽樣片相一致),每片抽查10所學校(城、鄉各5所)。每省、自治區、直轄市至少抽查30所學校,并將原始記分表和匯總資料上報衛生部疾病控制司。
6、衛生部、教育部對上報資料作初步評估后,組成檢查組對省級考評結果進行隨機抽查。
7、本考評方案涉及的學生常見病概念、檢查方法、技術規范參見衛生部、教育部聯合下發的《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方案》(1992年)和《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方案技術規范》(1993年)。
四、考評工作部署和時間安排
l、2000年11月,衛生部、教育部聯合發文,考評工作正式啟動。
2、2001年1月,舉辦培訓班,對考評方案和方法進行培訓。
3、2001年3-6月,各省自查和抽查。
4、2001年7月,?。▍^、市)將考評報告上報衛生部、教育部。
5、2001年9-10月,衛生部、教育部領導組成檢查組對省級考評結果進行隨機抽查。
6、2001年12月,召開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終期考評總結會,布置下一步工作。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